2025年7月

2025年3月,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简称北京石油附小)的“追光小铺”前,学生们正用积攒的油币兑换新上架的校园文创——名为“追光·绮梦”的丝巾。他们的眼眸里跃动着收获的喜悦,更沉淀着对成长价值的深层体悟。从课堂内外的日常表现到社区服务的志愿行动,从职业体验的角色扮演到集体荣誉的共同缔造,油币这一特殊的“校园货币”如同灵动的纽带,将抽象的教育目标编织成可触摸、可感知的成长年轮。

展开阅读

2025年3月,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简称北京石油附小)的“追光小铺”前,学生们正用积攒的油币兑换新上架的校园文创——名为“追光·绮梦”的丝巾。他们的眼眸里跃动着收获的喜悦,更沉淀着对成长价值的深层体悟。从课堂内外的日常表现到社区服务的志愿行动,从职业体验的角色扮演到集体荣誉的共同缔造,油币这一特殊的“校园货币”如同灵动的纽带,将抽象的教育目标编织成可触摸、可感知的成长年轮。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