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日内瓦自由港有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化仓,外表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工业园区,但是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面却藏着比卢浮宫还要多的艺术珍品,足足有120万件。

世界各地的富豪们,在此处构建出的“艺术帝国”,在免税政策和保密政策的庇护下更是成功洗钱12亿美元,这其中又蕴含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呢?

推开这扇紧闭的金属大门,你将会看到在恒温的储藏室内,存放着120万件绝世藏品,这里有1000多幅毕加索的画作,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达芬奇的手稿。

可是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很多都没有被公开展示过,甚至连买家都未必一睹真容,这也并不意外,毕竟对于富豪来说,这些艺术品的金融价值可是要比欣赏价值高得多。

这些画作或是雕塑,在他们眼中也只不过是一串数字代码,用来增值资产和进行资本游戏,把这些东西卖到自由港,不仅可以享受免税,更可以直接避开监管,交易更是可以随时进行。

实际上,这个仓库早就变成了地下交易场所,更有富豪曾喊话,在这里交易可要比银行账户转账安全多了。

这也就归功于在自由港交易时的三重保密法则,匿名储存,不去追溯来源,也不用公开价值。

曾经就有一个匿名的藏家以一家空壳公司的名义,在这里存放了一幅莫迪的画作,15年内就完成了3次交易,更是成功8000多万美元,但是这幅藏品却一直都放在自由港内,更是成功逃避了数千万的美元和关税和增值税。

2012年,自由港就被曝出查获藏有200多件二战时期从犹太家族掠夺的文物,这些东西已经失踪了70多年。

2017年,一个东南亚犯罪团伙通过自由港,把走私的文物和毒品包装成“艺术品投资”,成功洗白12亿美元。

来这里藏货的人鱼龙混杂,谁都不想捅这个马蜂窝,自由港的管理者也都默认不去打开箱子检查里面的货物。

一位瑞士的海关官员就表示,自己像是在管理一个巨大的潘多拉魔盒,即使知道这里面隐藏着罪恶和违法,也都无法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表示,全球每年约40%的非法文物交易都与自由港有间接关联!

其实自由港如此自由主要还是因为瑞士人的“务实”,自由港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瑞士矛盾的真实写照。

在20世纪,瑞士就凭借着“银行保密”和“自由港保密”吸引了三成的离岸财富,自由港每年的艺术藏品更是以25%的速度持续增长,这哪里是通商港口,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印钞机。

但是到了21世纪就发生了转机,在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下,瑞士的法律就不得不修改法律,要求新存入的文物必须申报来源。

这样一来,自由港的业务更是直线下降,2009到2019年,自由港的匿名存储业务下降了68%!

瑞士人随即就进行转型,把自由港的“保密仓库”升级成为“艺术服务综合体”,并且还配备了比中央银行还要高两个等级的安保系统,并且组建了120人的专家团队。提供碳-14检测,激光修复等专业服务,还设置了临时展厅,每年光是私人品鉴会就举办150场。

这种转型也直接让瑞士收获不少红利,2023年瑞士艺术市场的交易额就高达187亿美元,一下成为全球第三大艺术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瑞士独特的政治制度正是可以涉足灰产的关键所在,这个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每年就要举办三次的全民公投,公投主题五花八门,从语言文化经济政策,应有尽有。2012年的时候,全国人民居然否决了一项延长带薪假期的提案。

其实艺术品作为洗钱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国内就有某位年轻的富豪花4500万元买了一根普通的香蕉,这根被胶带粘在墙上的普通香蕉确实与艺术不搭边。

因为这根香蕉能卖出3700万的天价,是极其不合理的,又不是什么古董文物,更不是什么大师手笔,这位富豪不是人傻钱多,而是通过香蕉的拍卖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马斯克就曾一语中的,艺术品常被用于洗钱和逃税,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表面上的不合理性。

2023年江苏破获的特大案件中,犯罪集团就通过NFT数字藏品交易平台,将境外赌博的资金转换为虚拟货币,再购买经过虚假备案的当代艺术品,最终在澳门拍卖行实现赃款合法化。该案涉及798件伪造备案证书,涉案金额高达5.6亿元。

北京某艺术银行更是以“养老艺术品理财”为由头,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备案艺术品,实际上“专家认证”的藏品不过是批量复制的装饰画,凭借着假冒伪劣的证书套现银行资金,327名老人损失更是高达4.8亿元。

在某地国企官员的受贿案中也是通过艺术银行将3200万元的赃款拆分为42笔艺术交易篇,所有的作品还都有正规的备案证书,成功完成资金漂白。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AI的发展,不法分子已经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生成虚假评估报告,更有甚者直接搭建私有链仿冒官方备案系统,某案件查获的伪造链上已存有2.3万条虚假备案信息。

爆火的元宇宙交易更是洗钱重灾区,通过虚拟画廊进行NFT艺术品交易,浙江某案件中犯罪团伙利用元宇宙平台完成8.6亿元跨境洗钱。

瑞士用将近百年的时间构建起艺术帝国,让资本披上艺术外衣,我们如何去守护文明的底线?

毕加索变成了避税的工具,达芬奇成为了洗钱的媒介,这耗费艺术家心血创下的珍品已经丢失真正的灵魂,艺术不该被锁在储藏箱里,而应该被大家欣赏传承,说到底终究还是权力和财富之间的博弈。

信息来源:

光明网:瑞士将推出法律草案全面打击洗钱活动

金融界:瑞信又遭指控:协助美国富豪逃税!机构警告:新的危机要来了!俄方回击:不再通报!

每日经济新闻:知名90后富豪4500万元买下一根香蕉,“拍卖行早上2块5从水果摊买的”!他还曾花3000多万元拍下巴菲特午餐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