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陷阱中国不上当,稳定币走红?美国金融屠刀再也无法收割?
比特币的价格,确实是个让人看不懂的东西。
几年前,它可能就值几千美元,一晃眼,价格就能冲到天上,比如冲破69,000美元一枚?这种上蹿下跳的幅度,今天你手里的币能买辆车,明天可能就只够吃顿饭了。这东西拿来当钱花,心里实在没底!卖东西的人也不敢收啊,万一刚收进来,价格就掉下去了,找谁说理去?
比特币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投资品,或者说投机品,跟股票差不多,赌的是涨跌。它失去了货币本该有的样子。

于是,稳定币就出来了。
顾名思义,这东西追求的就是一个“稳”字。它不像比特币那样背后空空如也,全靠共识和炒作。稳定币的身后,站着的是实打实的东西。
发行稳定币的机构,会告诉你,他们每发行一个币,自己的银行账户里就存着一美元,或者一篮子的真实货币储备,也可能是国债之类的资产。等于说,你手里的这个币,随时能换回真金白银。这种感觉,就踏实多了。它就是个代币,一个纯粹用来支付的工具,不让你拿去炒作发财。
这种设计,其实借鉴了比特币的内核技术。
区块链。
这技术的好处就是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过去我们为什么会对央行发行的货币感到不满?因为有时候它会贬值,中心化的发行制度让人没有安全感。比特币的出现,就是对这种不满的一种回应。现在,稳定币也把这个“去中心化”的特点拿了过来。
它既有传统货币的价值稳定,又有加密货币的技术优势。
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
去中心化,意味着发币的权力不再仅仅属于央行。理论上,任何一个有信誉、有实力的企业,只要它能证明自己手里有足够的美元或者债券作为抵押,它就能发行自己的稳定币。
这就等于把市场的信用给盘活了!以后市场上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由不同公司发行的稳定币,大家根据对这家公司的信任度,来决定用谁家的币。整个交易体系都会因此变得不一样。
大洋彼岸有些人鼓吹比特币,甚至有一种论调是“他们不喜欢的,我们就要喜欢”。这种想法背后,其实就是想把这套东西玩成一个正经生意。现在稳定币的出现,让这个“生意”看起来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很多人买稳定币,目的直接。就是为了去美国买东西,买美股,买美债。它成了一个跳板,一个通道。
因为用它交易,可以绕开很多传统金融的条条框框。
企业和企业之间进行跨境交易,可以直接点对点结算,钱就过去了。中间不需要经过银行,也不需要通过那个叫SWIFT的国际结算系统。这个过程,快,而且私密。这对于做国际生意的人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本质上,稳定币的突然流行,不是偶然。
是好几个浪潮拍在了一起的结果。技术发展到了这一步,区块链成熟了。市场上有这个需求,人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数字支付工具。监管也在后面紧追不舍,试图给它套上缰绳。
技术、需求、监管,三股力量搅在一起,才催生出这么个东西。
它就是加密货币,这一点和比特币一样。利用区块链,能实现去中心化的支付,交易记录写在链上,公开透明又难以篡改,安全性也有。
所以你看,稳定币拿走了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和“加密”外衣,又穿上了传统货币“价值稳定”的内衬。
它解决了比特币不能作为日常支付工具的痛点。持有者不用担心价格暴涨暴跌,收款方也乐于接受。因为它背后有真实的资产在撑着,价值相对确定。一个币就约等于一美元,清清楚楚。
这种模式下,整个市场的活力被激活了。市场的信用和稳定币紧密捆绑,企业发行的币,信誉度直接和企业挂钩。届时,市场会自己对这些不同的稳定币进行价值定位,形成一个全新的交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