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政府推行稳定币这件事火了。

好多人说稳定币就是3.0版本的美元霸权,也是3.0版本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好像稳定币就是通往未来新型国际金融秩序的万能钥匙。甚至有人认为,如果我们不去搞稳定币,恐怕在金融战线上又会被美国人甩下两条街,人民币国际化恐将遭遇重大挫折等。

那稳定币到底是什么呢?坊间吹嘘稳定币那么厉害,美国政府为何要推行稳定币呢?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稳定币其实就是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的一个威力加强版,或者说就是2.0版本的数字加密货币。像比特币这类完全基于算法算力,完全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号称要割掉法定货币的命,将货币发行权还给人民。由于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特征,确实满足了很多市场需求。想要持有加密货币的人也越来越多,似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就代表着人类财富的未来。

但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让它很难成为真正的货币,那就是传统加密货币的价值波动太大。今天值五毛,明天值一万,后天又成了三千,价格波动大让加密货币很难承担起价值尺度这一最核心的货币功能。

由于自身价值波动大,这就使得人们很难拿着加密货币来衡量万物的价值。因此,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与其说是一种货币,不如说是一种资产。很多人把加密货币当成是一种投资品,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炒作牟利。

而稳定币,顾名思义就是让原本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稳定下来,币值稳定,让加密货币回归到货币的本源当中,大家都愿意拿着它去支付交易,从而让加密货币成为一种真正的货币。

如何才能让加密货币的币值波动稳定下来呢?这就又回到货币发行本身的客观规律中,那就是货币发行必须具备基础资产。货币本身价值源自于基础资产,持有货币的人可以在任意时候完全可以将手里持有的货币兑换成基础资产,原则上发行多少货币,就必须有多少基础资产,或者说准备金打底对应。

比如在早年的金本位时期,老百姓拿着发行的纸币可以去银行兑换成相应的黄金。大家因为相信黄金的价值,这才爱屋及乌相信那些随时可以按照面值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纸币。稳定币其实也是完全一样的道理。

只不过,这次人们给稳定币选择的信用背书资产,除了黄金,还有主权法定信用货币,主要是美元现金,还有偿还期限小于等于93天的短期美国国债,而且按照一比一的兑换比例持有储备资产。目前95%以上的稳定币是由法定货币在背后背书支持它。

在这些稳定币当中,又有95%以上用的是美元稳定币。最新数据就显示,截止2025年4月,全球稳定币的市场规模超过了2600亿美元。而根据花旗银行最新的预测显示,在各国对稳定币友好的监管政策推动下,全球稳定币市值将在2030年达到1.6万亿美元。而在乐观的情况下,甚至将会摸到3.7万亿美元。

有人可能就会奇怪。既然稳定币的信用来源于美元现金等国家法定货币的信用,那人们直接用法币去支付交易不就行了吗?为啥非要多此一举去使用稳定币呢?这当然是因为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数字加密货币属性。

在跨境BtoB贸易结算、离岸市场流通以及加密资产交易去中心化、金融生态交易去中心化且支付及结算等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在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效率上较当前的银行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现有的银行跨境汇款通常需要长达5个工作日才能结算。而跨境汇款的平均成本率在6.35%左右。而基于稳定币的跨境支付则基本上实施实时结算,最长的结算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很且高性能区块链发送稳定币的平均成本甚至低于1美元。而且传统信用卡的交易手续费非常高,利息率也高,企业和消费者其实都希望绕开传统信用卡的支付系统,这就给了稳定币巨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空间。

2024年全球稳定币的支付规模已经超越了VISA卡和万事达卡两大传统支付巨头的交易总额。在2024年6月到2025年5月的一整年时间里,全球稳定币交易总量达到7万亿美元,目前稳定币每月平均交易规模都在8000亿美元左右。而这些美元稳定币的储备资金,主要投向美国国债乃至其他美国金融产品,这就带动了新的美元循环,也就是人们用美元购买美元稳定币,用于加密资产投资、跨境贸易支付等。

而一些高通胀国家的民众也会持有美元稳定币来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要贬值、缩水,购买稳定币的美元又通过储备资金投资回流到美国国债等金融产品,甚至通过这种循环,美元稳定币有效提升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实际是有助于巩固美元霸权。

那特朗普当局究竟是如何推动稳定币的,又会对国际金融秩序的未来产生何种影响呢?请继续关注后续分析!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