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08票赞成、12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预计将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成为法律。此外,众议院还以294票赞成、134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第二项范围更广的加密货币市场结构法案《清晰法案》,该法案将提交参议院审议,该提案旨在为数字资产建立一个更广泛、更有利于行业的监管框架。

此前,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在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的监管框架,该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全面监管框架。欧盟MiCA法案也已明确稳定币储备资产要求与发行规则。多国密集出台监管政策,意味着稳定币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合规竞争”新阶段,行业生态将迎来结构性重塑。

近期,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先后就稳定币监管出台新规,这一现象标志着全球稳定币监管进入新阶段,也揭示了中美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博弈正持续升级。

一、美港新规:内容与意图剖析

1、美国:巩固美元霸权的数字布局

美国参议院于 6 月通过的《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 法案”),核心在于将稳定币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同时强化美元在稳定币领域的主导地位。该法案规定,稳定币发行人必须为美国注册实体,且储备资产须主要为美元或高流动性美元金融资产,如短期美国国债等。这一举措旨在构建 “美元 — 美元稳定币 — 美国国债等金融产品” 的新美元循环体系。通过稳定币发行,吸引全球资金流入美国国债市场,为美国政府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巩固美元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2、中国香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沿探索

今年 5 月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并于 8 月 1 日正式生效。此条例允许发行锚定港元、人民币等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建立了严格的牌照制度,对发行人的资本、储备资产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凭借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充足的离岸人民币供应以及与内地紧密的政策协同,旨在通过稳定币发展,提升香港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同时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二、博弈影响:全球金融格局的重塑

1、对全球稳定币市场的冲击

美国法案的实施将吸引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美元稳定币发行,加速稳定币市场的集中化和美元化趋势。全球稳定币市场的资金流向将进一步向美元稳定币倾斜,其他非美元稳定币的发展空间可能受到挤压。而香港稳定币市场的开放,将吸引全球金融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集聚,推动港元和人民币稳定币的创新发展,为全球稳定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与美元稳定币竞争的新格局。

2、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深远变革

中美在稳定币领域的博弈,将加速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进程。美元稳定币的扩张虽然短期内强化了美元地位,但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稳定币等其他法定货币稳定币的发展,将打破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储备领域的绝对垄断。各国将更加重视数字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这也将促使各国加强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和标准,以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三、对我国的挑战有哪些?

稳定币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价格稳定性,按照锚定物的不同,稳定币又可分为法币稳定币(锚定美元)、贵金属稳定币(锚定黄金)、加密资产稳定币(锚定比特币)、算法稳定币等。最近美国政府推动的稳定币法案主要聚焦美元稳定币(法币稳定币)。目前,泰达币已宣布为美国用户单独发行稳定币,而原产品继续在新兴市场替代本地货币,通过捆绑其他经济体,继续推进美元霸权。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对跨境结算效率和成本的优化具有天然的战略需求。稳定币的兴起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降低外贸支付门槛、增强金融独立性的现实路径。在不改变国家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提升贸易结算的灵活性与效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这种工具其实非常重要。

  在我国推动稳定币发展的全球潮流中,香港扮演着尤为关键的角色。中国香港不仅地处中西交汇之地,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并已升级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成为推动稳定币创新和试点落地的理想场所。

香港自1983年起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由三家商业银行(汇丰、中银、渣打)在100%美元储备支持下发行港元现钞。其锚定美元,储备透明、汇率稳定等特点与稳定币如出一辙。

四、中国香港发行稳定币的优势有哪些?

香港稳定币的“桥梁作用”:助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短期:成为离岸人民币的补充工具,港元稳定币可服务于跨境贸易结算(如内地-香港供应链金融),降低对SWIFT的依赖;试点与数字人民币(e-CNY)的互操作性。

长期:推动人民币资产全球化

若港元稳定币与内地债券、股票通等挂钩,可吸引国际投资者通过稳定币配置人民币资产(如数字国债),形成“数字港元稳定币→数字人民币”的渐进式国际化路径,减少直接开放资本账户的风险。

五、相关产品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涵盖软件开发、互联网金融及数字货币产业链,兼具金融属性与科技属性,指数重仓股包括同花顺、东方财富、润和软件、恒生电子等行业龙头股,又不乏东信和平、赢时胜、拉卡拉、京北方、四方精创等稳定币热门个股,指数稳定币含量达23.43%,位居全市场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连续五日获得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达3.2亿元。截至7月17日,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产品规模达9.57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场外联接基金023884/023885。

从行业逻辑看,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其合规化进程将推动金融科技行业从“技术概念”走向“实体应用”,行业估值体系有望从“故事驱动”转向“业绩驱动”。华夏金融科技ETF(516100)通过跟踪相关指数,将帮助投资者一键分享行业成长红利,规避个股黑天鹅风险。

在当前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加速确立、行业规模即将迎来爆发期的背景下,金融科技板块的配置价值已逐步显现。华夏金融科技ETF(516100)作为覆盖这一赛道的核心工具,适合长期布局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的投资者纳入持仓组合,把握稳定币合规浪潮下的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联接基金主要通过投资目标ETF间接跟踪标的指数,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本资料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