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东某蚁传出推动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想挑战美元稳定币的霸主地位?

这事看着猛,实则雷声大雨点小,境内玩这个步子太大容易扯着。

香港《稳定币条例》八月生效,点名能锚定离岸人民币。

摆明了给CNH稳定币开绿灯。

技术层面,这玩意确实能打:跨境支付手续费能从6%干到0.3%,结算秒到,外贸企业每年省下的汇率损失够买几艘航母。

尤其对东南亚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去年涨了35%,真落地能把美元结算挤到墙角吃灰。

但现实骨感得很。

国内金融监管红线焊得死牢。

深圳前两天刚发风险提示,点名“稳定币”名义搞事就是非法集资诈骗。

翻翻旧账,“9.4公告”到“十部委通知”,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在国内基本等于踩雷区。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听着像正规军,本质上还是虚拟货币,发行交易宣传全是高压线。

更拧巴的是定位冲突。

数字人民币e-CNY主攻境内主权支付,离岸人民币CNH负责海外折腾。

现在搞个稳定币横插一脚,技术上重复建设,监管上左右互搏。

看看美元稳定币,USDT、USDC背后是千亿级美债撑着,咱们要推同类产品,储备资产怎么摆?

用美债等于给对手送弹药,用人民币资产又得和现有外汇管制打架。

香港试水可以理解。

他们搞的稳定币牌照要交2000万港币保证金,发行方还得是银行或持牌公司。

这种高门槛玩法境内根本抄不了。

国内企业真要掺和,不如学蚂蚁去年搞的跨境区块链平台,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比硬推稳定币安全十倍。

说到底,人民币国际化不能靠复制美元路径。

美元稳定币能横行,背后是军事霸权+石油结算的老底子。

咱们的破局点可能在实体贸易链——就像昆仑银行绕开SWIFT搞伊朗石油结算那样,把支付场景扎进产业链里才是正路。

现在喊着入场搏杀的,九成九没看清刑法一百七十六条写着啥。

真想布局的聪明人,早跑去新加坡申请MAS牌照了。

国内这块地,还是等顶层设计把虚拟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的楚河汉界划明白再说吧。

热乎劲过去了?早说了境内搞不了。

政策没开口子,巨头也得趴着。

跨境支付省手续费听着香,深圳通告直接泼冰水。

搞技术的偷着乐吧,做应用的趁早收手。

香港牌照门槛高到离谱,小玩家凑什么热闹。

真当监管看不见推特上那些喊单的?

人民币国际化急不得,贸易链扎稳了才有戏。

蹲个五年再看,现在入场纯属当炮灰。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