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标志着美国首次正式确立数字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特朗普在讲话中表示,他已签署行政令,设立联邦“战略比特币储备”和“国家数字资产储备”。同时,特朗普重申他“绝不会允许在美国设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美国众议院17日以308票赞成、12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这一法案。该法案旨在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制定监管框架。

特朗普签署稳定币法案的背后逻辑与中国应对

一、稳定币本质:美元数字化权力的新载体

技术内核

稳定币(Stablecoin)是以1:1锚定美元等法币或黄金的加密数字货币,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实时交易清算,同时依靠储备资产确保价格稳定。当前主流稳定币包括USDT(1674亿美元市值)、USDC(334亿美元市值),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约78%跨境加密交易通过美元稳定币完成。

权力属性

表面上这是金融工具创新,实质是美元体系的链上延伸。2023年美联储报告指出,全球美元稳定币日均交易规模已达400亿美元,相当于SWIFT美元支付量的12%。其突破传统银行体系束缚,使美元流通效率提升5-8倍,同时通过智能合约植入合规审查模块(如Tornado Cash制裁事件),形成美国政府可穿透监管的「半私域货币」。

二、美国立法动机:争夺数字经济霸权主动权

金融控制权保卫战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统计,全球已有67个国家研发央行数字货币(CBDC),其中数字人民币试点商户超800万。特朗普签署《2024稳定币竞争力法案》,允许受FDIC监管的银行直接发行稳定币,本质上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三重加固:

替代SWIFT:通过加密网络构建7×24小时美元结算层,绕开中国主导的CIPS系统;

阻击CBDC:美国企业发行的稳定币已在46国渗透,远超数字人民币的15国试点范围;

重构税收链路:法案强制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植入可追溯交易数据的「监管接口」。

选举政治经济学

该法案获Coinbase、a16z等加密财团2.2亿美元游说资金支持,在摇摆州创造8.7万个区块链岗位,精准覆盖特朗普的「硅谷新贵-铁锈带工人」联盟。更深层意图在于:通过私营部门扩张实现美元数字化,避免类似数字人民币可能带来的央行资产负债表重构争议。

三、中国风险与机遇:突围美元围墙花园

短期冲击

离岸人民币弱化:当前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约1.2万亿元,而USDT在香港日均交易量已达320亿港元,部分跨境贸易可能转向美元稳定币结算;

资本管制穿透风险:2023年深圳侦破的「区块链地下钱庄」涉案金额达60亿元,凸显数字货币对现行外汇管理体系的挑战。

破局路径

中国已在三方面构筑防御:

数字人民币跨境层:与沙特、巴西等签署本币结算协议,在广州期货交易所试点数字人民币大宗商品计价;

自主链上金融基建: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PBCTFP)接入企业超6万家,交易额突破5万亿元;

监管科技反制:上海加密追踪实验室研发的「链上天眼2.0」系统,可将混币交易溯源效率提升至87%。

四、总结:数字货币战争的中局博弈

特朗普法案标志着美元开启「双轨扩张」:传统SWIFT体系与加密稳定币网络并行,中国面临的已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货币治理体系的全维度对抗。

美国算盘:以私营部门为矛,既规避CBDC的公共债务争议,又能收割全球加密流动性红利;

中国策略:需加快数字人民币的实体经贸场景落地(如中亚能源-制造业链条),同时推动金砖国家分布式清算协议,构建绕开美元稳定币的平行结算层。

这场博弈或将定义未来二十年国际货币权力格局,而中国的破局关键,在于能否将制造业网络优势转化为数字货币的地缘政治筹码。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