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虚拟货币“稳定币”为代表的相关概念被热炒,甚至沦为不法分子实施非法集资、诈骗的工具。日前,京东币链科技、蚂蚁数科等科技公司接连发布公告,澄清市场流传的“稳定币”合作传闻。

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多个打着“稳赚不赔”“固定高息”旗号的所谓“稳定币”投资项目在网上活跃,吸引公众参与。多地监管部门已就此发出风险警示。业内专家特别提醒,公众应自觉远离未经批准的“数字理财”项目,切实守护好个人“钱袋子”。

京东、蚂蚁等企业紧急辟谣

围绕稳定币,京东方面再度发声。京东币链科技日前公告表示,近期关注到有人假冒京东名义,在主流交易平台发布名为JD-HKD的数字货币,欺骗用户参与交易。当前,京东币链科技已沟通主流交易平台下架相关数字货币,并就此发布公告提示用户。

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加密货币,其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6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告称,《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届时香港金管局将接受牌照申请。受利好消息面影响,稳定币一跃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热度最高的资产之一,并引来相关概念被热炒。

此次公告中,京东币链科技表示,在取得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前,所有以京东稳定币、JD-HKD、JD-USD等字样发币、吸引用户购买以及假借京东或京东合作方名义发币的,均为骗局。

这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京东方面第二次就稳定币发布提示性声明。6月30日,京东发布《关于京东稳定币产品及业务合作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强调目前所有声称“可获取京东稳定币”“参与预售”的信息均涉嫌诈骗,提醒公众警惕“荐股群”“空投福利”等典型欺诈套路。

无独有偶。6月底,蚂蚁数科也提到部分公司借“稳定币”等热点概念进行炒作,暗示与蚂蚁数科之间的不实合作,提示投资人注意风险。蚂蚁数科表示,对任何未经授权使用其公司名义进行不当宣传的行为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有平台号称每天利息1%

京东、蚂蚁等企业科技公司接连发布公告,撕开了以“稳定币”为名吸引投资的乱象一角。记者调查发现,近段时间,市面上正活跃着多个“稳定币”投资项目,声称“稳赚不赔”“固定高息”,吸引公众参与,部分平台已“爆雷”。

“我已在国外,因为你们的财富与智商不相匹配,我要让你们匹配一下。”6月末,创办人黄鑫在部分投资人所在的群聊中留下这段话后,名为“DGCX鑫慷嘉”的平台正式停摆,涉款130亿元人民币。

从业务模式来看,鑫慷嘉平台冒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名义,谎称自己是该交易所的中国分站。平台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承诺每日1%的收益率,通过属于稳定币的泰达币进行资金结算,1枚泰达币约等于1美元。平台通过“直推奖励”“团队佣金”等方式大肆发展下线,形成典型的传销模式。

每日1%的收益率是个什么概念?按一年按 365 天计算,这一项目对外承诺的年化率已高达 3678.34%,1万元本金一年后约增至37.78万元。记者注意到,早在2024年10月以来,四川、广东、江西、湖南等多地监管部门就对鑫慷嘉进行风险提示,均指向鑫慷嘉通过传销架构开展庞氏骗局。

值得警惕的是,记者调查发现,在鑫慷嘉的维权讨论群和相关帖子里,不少人借机推荐新的投资项目,吸引受害者加入“回血”,诸如“星辉创投”“VAX”“奥拉丁”等资金盘项目层出不穷,亟待纳入监管范畴。

警惕利用新型概念非法集资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各类数字货币及相关概念受到关注,一些不法机构与个人,通过发行或炒作所谓“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稳定币投资项目”等,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

“此类活动具有显著的非法集资风险特征。”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表示,它们往往资质缺失,利用“稳定币”等新兴复杂概念包装炒作,故意制造信息不对称迷惑投资者;普遍存在夸大宣传和虚假承诺,如宣称“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保本付息”,利用公众追求高收益心理;同时运作模式依赖吸收新投资者资金维持运转或支付前期收益,一旦资金链断裂或项目方跑路,投资者本金将面临巨大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的固有特性和交易模式导致涉及稳定币支付结算的投资项目一旦出问题,维权难度极大。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对记者表示,虚拟资产交易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资金流转脱离传统金融监管。同时,我国目前对稳定币的法律属性、交易规范等尚无明确定义,相关交易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争议。

普通人该如何防范骗局?业内专家明确表示,在虚拟资产投资领域,市场波动剧烈,不存在能提供高额固定收益且稳赚不赔的项目。公众务必对承诺超高收益、保本付息的投资项目保持高度警惕。同时,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呼吁消费者自觉抵制、远离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炒作、非法代币发行及未经批准的“数字资产”投资项目,切实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袁璐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