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加密货币,其价值与特定资产挂钩,旨在保持价格稳定。它在加密市场中充当“价值稳定器”和支付工具,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

法币抵押型:发行方将等额法币或低风险资产存入银行,以保证稳定币的价值。这种方式的代表是USDT和USDC。

加密资产抵押型:通过抵押波动性加密资产生成稳定币,抵押率通常超过150%。这种方式的代表是DAI。

算法型:依赖算法调节供需,如UST。然而,由于2022年UST崩盘事件,这种方式已被主流市场淘汰。

稳定币的主要特点包括:

- 价值稳定性:通过锚定法定货币或其他稳定资产,稳定币的价值相对稳定,波动幅度较小。

- 技术特性:基于区块链技术,交易不可篡改且实时结算,具有可追溯性和不可修改性。

- 监管合规性:大多数稳定币在欧美、日韩及中国香港等地受到监管,发行人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稳定币的市场影响力:

- 支付领域:缩短跨境支付链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尤其在国际贸易和资金跨境流动中具有优势。

- 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避险工具,帮助分散风险,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 全球货币体系:可能对美元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尤其在国际货币储备方面。

稳定币的发展仍面临挑战:

- 信任问题:如果大量持有者同时赎回,可能导致发行人无法及时兑付,引发信任危机。

- 监管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政策差异可能影响其发展和应用。

- 技术风险:技术漏洞或网络攻击可能导致资产损失。

香港即将发行的稳定币相关信息如下:

监管框架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明确了稳定币发行人需满足储备资产管理、赎回保障机制、本地实体运营、资本充足要求等六大合规要求。只有获香港金管局发牌的稳定币发行人、获香港证监会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持牌法团、香港认可银行机构等四类持牌机构可向公众销售稳定币。

发行进展

香港计划在2025年底前发放首批稳定币牌照。目前,京东、蚂蚁国际、小商品城等企业已表示将积极申请牌照,渣打香港也正与安拟集团及香港电讯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

应用场景

稳定币主要面向跨境贸易和结算业务,旨在降低成本、加快交易流程。其应用场景可能包括跨境支付、供应链管理及资本市场活动,尤其在跨境支付领域,稳定币可提供全天候、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助力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与传统支付的区别

稳定币结合区块链技术与法币稳定性,支持24小时随时支付、秒到账,手续费低至千分之几,而传统跨境支付依赖SWIFT系统,需3-5天到账,手续费高达5%-10%。

公众使用

短期内,稳定币可能不会广泛用于日常消费场景,如餐饮、零售等,因现有支付系统已足够便捷。

整体来看,香港稳定币的发行旨在推动金融创新,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同时通过严格监管保障市场稳定。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