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接触发因素: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与市场流动性预期**

- **特朗普的激进喊话**:7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指责美联储利率“至少偏高3个百分点”,每年造成3600亿美元再融资成本,并暗示可能任命“影子主席”施压鲍威尔提前降息。

- **联储官员响应**:美联储理事沃勒同日表态“考虑7月降息”,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亦支持2025年两次降息,强化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

- **市场反应**:降息预期刺激资金涌入风险资产,比特币单日涨幅超5%,突破11.7万美元;同时美股科技股(如英伟达市值破4万亿美元)与加密货币概念股(Coinbase涨4%)同步飙升。

2. **结构性支撑:机构资金持续涌入与“囤币潮”**

- **上市公司与资管巨头增持**:

- **贝莱德**:持有比特币达62万枚(价值585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比特币持有实体,仅次于中本聪,并计划2026年超越。

- **MicroStrategy(MSTR)**:连续八周加仓,累计持有58.1万枚比特币(成本均价7万美元),近期拟发行21亿美元永续优先股继续增持。

- **上市公司参与激增**:全球持币上市公司从4月初的89家增至124家,总持仓81.6万枚比特币(市值850亿美元)。

- **ETF资金流入**:美国比特币现货ETF资产管理规模达1258.5亿美元,占比特币总市值6.05%,成为价格核心支撑。

3. **政策与宏观环境:监管突破与避险需求共振**

- **监管框架完善**:

- **香港**:5月30日发布《稳定币条例》,要求所有锚定港元的稳定币发行方持牌运营。

- **美国**:5月19日参议院通过《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程序性表决,拟于6月全体投票,为加密资产合规化铺路。

- **避险属性强化**:特朗普政府对多国加征关税(包括日本、巴西),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叠加美债抛售潮,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避险定位凸显。渣打银行指出,比特币正脱离与标普500的联动,向独立避险资产进化。

4. **市场杠杆与情绪:高波动性下的爆仓机制**

- **空头大规模清算**:24小时内全网合约爆仓5.1亿美元(约19万人),其中空单占比88%(4.48亿美元),最大单笔爆仓达5156万美元。

- **杠杆风险暴露**:比特币隐含波动率居高不下,叠加突发政策信号(如特朗普言论),导致高倍杠杆仓位(如40倍多单)瞬间穿仓。

- **技术面助推**:Bitfinex分析师指出,市场去杠杆化后流动性增强,波动率下降往往预示大行情启动,吸引短期投机资金涌入。

5. **后续催化剂:加密监管周与价格预期**

- **7月14日“加密周”**:美国国会拟审议《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等三大关键立法,若通过将为DeFi、资产分类等提供明确框架,进一步消除政策不确定性。

- **机构看涨预期**:

- 渣打银行预测2025年内比特币突破12万美元,2029年或升至50万美元。

- HashKey分析师丁肇飞看高至15万-18万美元,Uranium Digital策略师Ryan Gorman认为“加密周”可能推动价格冲击12万美元。

总结:繁荣背后的风险警示

本轮比特币暴涨是**政策预期(降息+监管)、机构增持、地缘避险**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高波动性、监管不确定性(如特朗普与马斯克矛盾曾引发单日3%跌幅)及杠杆风险仍存。投资者需警惕短期回调(如“加密周”利好出尽),长期则关注美联储政策落地与全球贸易局势演变。正如专业机构所言:**比特币的“双重属性”(风险资产+避险资产)使其在当下环境中独特而脆弱**。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