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态度丨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农民增收有哪些新渠道?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李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夏粮稳产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体看,农民增收有哪些新渠道、新亮点?乡村产业如何挖掘新潜力?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对增收贡献率达到七成。孔祥智分析,近年来,农民收入的来源越来越多元化,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呈增加趋势,主要得益于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比如农产品加工以及三产融合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各地发力做好“土特产”新品文章。
上半年,我国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孔祥智分析,挖掘乡村产业潜力,要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空间,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的比例,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比如我国不少水果主产县,除了将优质鲜果直接销售外,还把水果加工成果汁、果干、果酱等产品。另外,水果成熟时,客商以及城市居民的到来,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服务等行业,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发展态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