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美国刚刚通过了稳定币法案,其中包括《清晰法案》和相关法案。与此同时,香港也将在8月1日正式推进稳定币法案。然而,美国的这一法案在通过过程中经历了波折,因此法案通过后美国稳定币将如何发展,成为大家关注问题。人们也希望通过观察稳定币的后续发展,了解其未来的走向。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美国稳定币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为此,我们将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美国稳定币的发展历程;第二,美国稳定币的发展意图;第三,美国稳定币下一步发展的几种可能性;第四,美国稳定币的发展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五,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哪些结论和建议?

美国的稳定币法案在经历一番波折后,于7月18日正式通过。这次是以微弱多数通过的,但无论如何,这标志着美国的稳定币法案最终获得通过。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国稳定币的几个基本情况。

一、关于美国稳定币的发展历史

稳定币属于数字货币,而数字货币又是加密货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都是基于网络技术构建的货币体系。大家最早熟知的可能是比特币,它是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中最典型的代表,市场炒作热度较高。而我们一直在讨论的稳定币,其核心特点在于它与比特币的不同。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货币,发行后由市场自由交易,既可用于投资(具有升值或贬值属性),也可作为支付手段。然而,比特币在美国始终未被赋予法定身份,因为它是由网络社区自发形成的。 但这一次,美国提出了“数字储备货币”的概念,将稳定币纳入国家储备体系,这是一个重要变化。

截至今年7月18日,美国的网络货币实际上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另一种则是以法定货币背书的加密货币,即稳定币。许多文章已经讨论过,稳定币的核心机制在于其发行必须与美元1:1挂钩,即每发行一枚稳定币,需有一美元作为储备。这一机制为美债和美元的发行提供了新的渠道,这也是稳定币与此前的加密货币(如USDT、USDC)的关键区别。

在美国,稳定币的代表性企业包括Tether(USDT)和Circle(USDC)。其中,USDT主要由Tether公司发行,而USDC则以Circle公司为代表。这两者都是市场上广泛认可的稳定币。需要说明的是,稳定币在国际上长期未被主流金融体系认可,因为它属于“去中心化货币”,而国家发行的货币则被称为“中心化货币”或“法币”。去中心化货币不由任何国家发行,因此也被称为“非中心化货币”。

而此次,美国正式将网络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和稳定币(如USDT、USDC)纳入国家监管体系。通过的稳定币法案包含三个部分:《稳定币创新法》(又称“天才法案”)、《清晰法案》和《储备法案》。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法律确立稳定币的合法地位;通过《清晰法案》规范稳定币的运行方式;通过《储备法案》明确网络货币的储备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此次法案中特别强调禁止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这一举措的核心意图是维护美元作为基础法定货币的地位,并巩固美债作为美元储备体系的支柱,从而确保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权。

二、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的意图

在此之前,美国虽然存在稳定币,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而这次法案的通过,为稳定币提供了法律基础。目前普遍的分析认为,这项法案将使美国能够利用数字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同时为美债发行开辟新的渠道。

据统计,当前数字货币领域的稳定币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预计每年能为美国国债新增约1000亿美元的认购规模,且未来这一数字可能继续增长。稳定币的推出,实际上解决了美国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美债的买家问题。近年来,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占比已从43%降至30%,海外投资者对美债的购买意愿下降,这引发了美国对"去美元化"趋势的担忧。

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关税、推动美国商品出口等,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美元的国际地位。特别是针对金砖国家提出的非美元结算体系,美国表现出了明显的警惕。这次通过的"天才法案"(即稳定币法案),被解读为美国意图通过掌控网络货币的主导权和合法化通道,来维持其金融霸权。

具体来说,这个战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立美国在网络货币领域的主导地位;二是利用稳定币机制为美债发行减压。通过《天才法案》、《储备法案》和《清晰法案》,美国实际上是在强化三重目标:巩固美元储备地位、拓宽美债发行渠道、加强对全球网络货币的控制权。这可以说是美国在当前国际金融格局下的重要战略布局。

三、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后,对世界会产生什么影响?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即"天才法案")后,稳定币获得了合法身份,这意味着它有了官方认可的地位。长期来看,稳定币可能成为国际结算的新工具。另一方面,通过稳定币与法定货币的挂钩机制,为美债开辟了新的发行渠道。这两个基本要素将衍生出更多新的内容。

围绕稳定币将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会出现专门的稳定币交易所、稳定币服务提供商,以及稳定币的发行、销售和使用机构。这将催生一整套网络体系,包括稳定币发行机构的商业机会、稳定币牌照的价值、稳定币交易所的运营价值,以及稳定币交易过程中的收益等。

从功能上看,稳定币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大幅降低国际结算的交易成本,同时与银行体系相比,它能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交易服务,这将显著提升全球贸易的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市场对稳定币如此关注,并将其视为继比特币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金融创新渠道。

可以说,稳定币的合法化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网络结算体系,进而深刻影响世界金融格局,甚至可能重塑未来的国际经济秩序。这种变革必然会对现有的SWIFT结算系统形成冲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国际清算机构和全球主要清算机构最初都反对稳定币的推出——因为这直接威胁到它们现有的业务模式和市场份额。

四、未来的网络货币会如何发展?

稳定币只是加密货币的一种,比特币同样属于加密货币。但与其他加密货币不同的是,稳定币获得了法定身份和结算功能,这相当于给它赋予了正式"身份"。我常说稳定币就像是"大号的国际化微信"或"大号的国际化支付宝",这个比喻有助于理解,但实际上它们存在本质区别。

微信和支付宝是由单一机构发行的支付工具,而稳定币则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生态系统,涉及持牌发行机构、交易所、结算网络和服务提供商等多个环节。展望未来,我认为稳定币的发展可能会呈现两个主要方向:

首先,在服务形态上会越来越多元化。稳定币将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服务模式,这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稳定币可能会出现升级版本。目前的稳定币主要实现与法定货币挂钩的交易功能,但未来是否会发展出增值功能?就像比特币具有价值增长潜力那样。不过比特币与稳定币相比,最大的短板在于支付功能的稳定性不足。稳定币之所以能超越比特币,关键就在于它建立了一个可靠的支付体系,这是比特币所不具备的。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美国通过的稳定币法案(天才法案)以及相关的清晰法案、储备法案,我们得出两个主要结论:

第一,稳定币正式登上了合法舞台。稳定币通过与美元挂钩对美国有利,同时通过对接支付系统建立了新的支付体系,这确立了稳定币的合法地位。

第二,稳定币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结算功能上,更在于未来的创新潜力。比如,稳定币是否可能与加密货币进一步融合升级?是否能够兼具比特币的特征?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稳定币内部是否可能出现分类?

基于这些观察,我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普通人应该开始学习金融知识,特别是要了解稳定币的实质和功能。就像我们学习使用微信红包和支付宝进行支付一样,掌握稳定币的使用方法将是把握新潮流、新机会的关键。

第二,金融机构应该着手实现资产代币化。具体来说,就是把真实资产与网络资产相结合,创造出代币化的金融产品。传统的做法是用现金购买资产,而现在可以通过将资产转化为网络货币进行交易。这种方式将显著提升交易速度、扩大交易范围、增加交易规模,从而创造更大的网络经济机会。这不仅是年轻人的新机遇,也代表着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这就是我今天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分析。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