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发战争威胁,伊朗援手到齐,打还是不打?中方建议很明确
特朗普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伊朗发出战争威胁,伊朗为何还是不肯让步?中东局势紧张之际,中国在做什么呢?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再一次向伊朗发出战争威胁,说“如果有必要,美国将再次摧毁伊朗核设施”。特朗普的这番话,必将引起伊朗的高度警觉。因为事实已经证明,美军是真有动手的胆子的。但伊朗的态度依旧强硬,说伊朗不可能会放弃铀浓缩项目。既然美伊谈不拢,那么美伊两军会大打出手吗?

对于这个问题,分成两点来看。第一,是美国视角。美军上次空袭伊朗核设施,自称取得了成功,但伊朗随后的反应却显得很反常——既没有袭击美国本土,甚至在报复打击美军基地前还提前“打招呼”,结果不出意外的,导弹被拦截,美军零伤亡。这种潦草收场的报复,可能让特朗普产生误判:伊朗只敢假打美国,不敢真和美军正面硬刚。另一方面,距离美国的中期选举越来越近,特朗普需要把关税战扣的分,通过在伊朗面前示强的方式重新加上去。更关键的是,现在以色列在叙利亚的动作很大,捞到了很多好处,但这种来路不正的好处,是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所以特朗普这时候扬言打击伊朗,或许是为了释放一个烟雾弹,让以色列在美伊大战的掩护下继续捞好处。
第二,那自然是伊朗视角。作为中东“抵抗轴心”的核心,放弃铀浓缩对伊朗而言意味着战略威慑力的崩塌,更无法给国内一个交代。可以看到,伊朗外长就直接将核技术和民族尊严挂钩,表明了伊朗在这件事上的妥协空间没有多大。但如果可以的话,伊朗也不希望和美军直接杠上,上次核设施被炸,伊朗并未使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终极手段,显示其红线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因此,即便美军再次打击核设施,美伊两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风险,相对还是较低的。
不过,伊朗现在正在增强自己手上的筹码。在外交层面,伊朗采取“双线突围” 策略:一边火速拉拢中俄举行三方会谈,直指应对制裁与核计划;另一边通过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寻求声援,力图打破孤立,援手全到齐。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前脚刚发出威胁,伊朗后脚就预告了中俄伊将举行三方会谈,这种“时间差”所展现出的战略默契,本身就对美国构成压力。而在国际层面,伊朗还改变了它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未来该机构在伊朗的任何核查活动,都必须先得到伊朗最高国安委的批准,这大大削弱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活动的监控能力。
在美伊紧张局势加剧之际,中国在做什么呢?事实上,咱们的建议很明确,外交部已经多次强调,“政治外交手段是唯一正确选择”。这坚定的表态背后,是3重深远的战略考量:一来,地缘稳定。如果伊朗倒下,美国在中东的重兵,会不会转头就压向亚太?这无疑会加剧我们自身的战略压力;二来,能源命脉。中国是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这条能源动脉必须畅通;第三,国际秩序。咱们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霸凌。咱们的这套组合拳,打得非常务实:既稳住了自身,避免被卷入冲突漩涡;又实实在在地为伊朗撬开了外交空间,提供了关键支点,将危险局势重新拉到谈判桌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