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0%关税大棒挥下,全世界都在看俄罗斯会不会眨眼,谁知道莫斯科的反应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特朗普这回不是开玩笑,50天内不停战就全面制裁,连中国印度这些买家都要一起挨刀,这是史上最狠的经济围剿。

制裁升级了,底气从哪来?三大底气让西方最担心的事成了现实。

作者-盐

制裁打了三年,俄罗斯竟然越打越强?

按常理说,面对西方三年制裁,任何国家都该元气大伤。

可俄罗斯交出的成绩单,让华盛顿的算盘彻底落空了。GDP增长4.1%,这个数字简直就是对制裁效果的无情嘲讽。

更让西方头疼的是,俄罗斯不仅没垮,反而在制裁中练出了超强免疫力,经济韧性比战前还要强悍。

这个成绩是怎么来的?影子舰队功不可没。

上百艘老旧油轮组成的神秘舰队,在公海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它们从土耳其跳到中东,再从中东转到亚洲,像变魔术一样把俄油卖到全世界。

西方设的价格上限?对不起,我们不按你的规矩玩。人民币结算卢布交易,甚至直接用黄金换石油,绕开美元体系轻而易举。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开启了战时经济模式

国有企业利润上缴财政,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国防支出占GDP的6%以上,是战前的两倍。这不是砸钱,而是在构建全新的经济循环体系。

失业率保持低位,银行没出现挤兑潮,莫斯科街头依然车水马龙。制裁三年了,俄罗斯社会运转依然正常,这份定力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财政体系的稳定更是出人意料。

西方冻结了俄罗斯3000多亿资产,以为能把财政搞崩溃。结果呢?俄财政赤字控制在1.9%,IMF都承认这个水平相当稳健。

央行把利率提到21%控制通胀,国家财富基金还有上万亿卢布储备当后盾。钱从哪来?油气收入占联邦预算三成,虽然比战前低了点,但够用就行。

中印说:你制裁你的,我买我的油

美国想断俄罗斯财路,可最大的买家压根不配合。

中国和印度这对能源大户,去年加今年上半年吸纳了俄罗斯原油出口的85%。特朗普威胁要二级制裁,俩国家的反应简直就是:你爱制裁谁制裁谁,我该买还是买。

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就是最好的例子。年供应380亿立方米,合同总价值4000亿美元,这可是实打实的长期合作。

印度更是把折扣买油玩出了花样。

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的40%,价格比中东油便宜20-30美元一桶。这种便宜不占白不占的买卖,谁会嫌钱多?

最有意思的是,印度炼油厂把俄油"洗白"后转手卖给欧洲。欧盟明知道这是俄油,但自己缺油缺气,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是虚伪是什么?

支付方式的创新更让美国头疼。

人民币结算占比达到70%,卢布结算也升到了25%。2024年底,印俄完成了首笔卢比-卢布原油直接结算,彻底绕开了美元体系。

莫斯科交易所的人民币日交易量突破100亿,柜员们甚至用中文标注汇率牌价。这种去美元化的速度,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更关键的是,这种合作网络还在不断扩大。

土耳其、阿联酋做中转站,巴西、伊朗也来采购,甚至有些非洲国家都开始用黄金换石油。这哪里是制裁,简直是在帮俄罗斯开拓新市场。

美国以为能孤立俄罗斯,结果发现自己反而被孤立了。毕竟,在能源安全面前,政治正确算个啥?

想孤立俄罗斯,美国先把自己孤立了

这场制裁大戏演到现在,最尴尬的反而是美国自己。

看看对伊朗制裁的历史就知道了。刚开始效果明显,时间一长就开始打折扣,到最后基本失效。单边制裁这招,在多极化的世界里已经不太好使了。

欧盟的表现更是打脸。嘴上喊着要团结制裁,背地里却通过各种渠道继续买俄油俄气。德国工业没了廉价天然气,成本飙升到天际,还谈什么制裁到底?

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国家更直接。对俄能源依赖深入骨髓,根本断不了。政治正确不能当饭吃,牺牲本国经济给美国当炮灰,这笔账欧洲人算得比谁都清楚。

于是就出现了阳奉阴违的怪象:台面上配合美国表态,台面下通过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中间商偷偷买。

美国的盟友体系开始出现裂痕。

日本和韩国在亚洲是美国的铁杆盟友,但在能源问题上也开始有自己的小算盘。毕竟,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命脉,不是哪个老大哥一句话就能决定的。

最让华盛顿头疼的是,制裁不仅没困住俄罗斯,反而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这可是动摇美国霸权根基的大事。

更深层的问题是信任的崩塌。

当WTO规则可以被随意践踏,当"长臂管辖"成为家常便饭,全球贸易秩序就出现了破窗效应。今天你能这么对付俄罗斯,明天就能这么对付任何人。

这让所有国家都感到不安。牌桌上真正洗牌的,不是关税,而是信任的崩塌。大家开始寻找备胎,开始建立自己的小圈子。

结果就是,美国越想维护霸权,霸权越是摇摇欲坠

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加速了多极化进程。可以说,美国正在亲手拆掉自己建立的国际秩序。

美元霸权的最后倔强,还能撑多久?

这场制裁博弈,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催生了去美元化的加速进程。

金砖国家不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在行动。2024年峰会上推出的本币结算机制,2025年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第一笔联盟货币交易的技术方案都摆上桌了。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动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元霸权一旦动摇,美国的金融优势就要大打折扣。

最让美联储焦头烂额的是石油贸易的变化。

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这些产油大国,都在推动本币结算。沙特也开始接受人民币支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一旦石油这种大宗商品交易大规模绕开美元,石油美元体系就要受到根本性冲击。这可是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

数字货币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支付、加密货币跨境转账,这些新技术让绕开SWIFT系统变得越来越容易。技术进步正在为多元化支付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俄罗斯和中国在这方面走得最快,数字卢布和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测试已经在进行。这种技术优势,是美国短期内很难追赶的。

更深层的变化在于世界经济地图的重绘。

产业链开始回流,近岸外包成为新趋势,大家都在寻找更多元的贸易伙伴。供应链安全韧性成了比效率更重要的考量。

这种变化对美国并不有利。作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美国的优势正是建立在高度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上的。

未来五到十年,我们很可能看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世界秩序诞生。

不再是G7开个会就能决定一切的时代了。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这些非西方平台,正在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

这种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制裁越严厉,反弹越强烈。美国想要维护单极霸权的努力,反而加速了多极化的到来。

历史总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当一个体系过度依赖单一支柱时,这个支柱就成了最大的风险点。美元霸权如今面临的,正是这样的系统性风险。而俄罗斯的"三点不怕",恰恰戳中了这个体系的要害。

结语

这场制裁博弈说到底是新旧秩序的碰撞,俄罗斯的淡定不是硬撑,而是游戏规则变了

未来五年,我们将见证一个更加多元化的世界秩序诞生,变化比想象的更快更深刻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你认为哪种力量会主导未来的国际秩序?

信息来源: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