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密货币交易所OKX因大规模强化风控措施引发用户强烈不满。多名用户反映账户遭无预警冻结,即使提交过去十年的工作记录、雇主资料等繁复证明,资金仍无法解封,陷入“无限补件”循环。面对舆论压力,CEO徐明星公开致歉,承认系统存在**高误判率(false positives)**,正常用户也可能被算法误判为高风险对象。

合规压力下的“扫雷行动

业内分析指出,OKX此次风控升级与两大关键目标紧密相关:

1. 赴美上市铺路美国监管机构对交易所的KYC和资金来源审查极为严格,参考滴滴出行的合规困境,OKX不得不提前“排雷”。

2. 应对欧盟监管收紧马耳他监管机构近期对已发放的MiCA牌照启动回溯性检查,迫使交易所全面自查。

平台不仅对使用VPN、关联制裁地址或贷款炒币的用户加强审查,更清退内部有传统金融背景的员工,防范监管溯源风险。徐明星更明确表态“不欢迎贷款资金入市”,直指监管对资金流向的敏感性和IPO声誉风险。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