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捕知了猴,价格猛涨,一夜净挣2000元,财富密码还是淘金热?
最近夜幕降临,山林间、公园里、河堤上总能看到一些人手持手电筒、提着塑料袋,目光如炬地搜寻着什么。他们可不是在寻宝,而是在捕捉一种被称为“知了猴”的小生物。这些知了猴可成了热门货,价格飙升,有人一晚上就能赚上两千多元。这究竟是何方神圣,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说起这知了猴,就是蝉的幼虫,个头虽小,却富含蛋白质,口感比成年的蝉还要好。它们通常躲在树枝间,隐蔽得很,需要眼疾手快才能抓住。刚褪壳的知了猴最为鲜嫩,错过时机,等翅膀硬了就飞走了。在山东,油炸知了猴、干煸知了猴、知了碎炒鸡蛋是家常菜,民间还有“一只知了猴顶三个鸡蛋”的说法,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地位堪比小龙虾。
在浙江余杭,小陈开的面馆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推出“知了面”,生意红火。他说,从6月中旬开始,就有人上山抓知了猴,晚上8点左右是最佳时间。在青岛平度,批发市场的商户透露,知了猴现在每斤105元,比二十多年前的十七八元一斤贵了不少。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王培兵承包了60亩金蝉养殖基地,今年首次收获,高峰期一晚上能抓上万只,不过这高峰期也就一周时间。
由于野生知了猴越来越难找,市场需求却越来越大,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有人卖到了2元一只,即便如此,依然供不应求。在山东、安徽等地,不少摊贩在村头路边摆摊,抓到后迅速转手给外地客商。今年新货的价格基本是1-1.5元一只,较大的店铺销量已有2万+。
不过,知了虽好,却并非人人适合。过敏体质者、肾病患者、痛风患者、肝病患者都应谨慎食用。知了容易携带细菌、寄生虫以及重金属,不宜多吃。所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
夜幕下的捕捉大军,为了这小小的知了猴,夜以继日地忙碌着。这小小的生物,却牵动着这么多人,也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和价格的波动。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财富密码”,还是一场短暂的“淘金热”,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