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底层的货币密码:从通用欠条到财富逻辑

投资的第一课,其实是理解什么是货币,理解了货币以后就能让你建立一个合理的资产配置三观。货币的本质,其实是一张万能通用欠条!
我们习惯性觉得钱是实实在在的财富,钱包里的钞票、账户里的数字,那就是真金白银的象征。
但事实上这只是一张欠条,并不是财富本身。你拥有了一张货币,其实就是拥有了别人欠的许诺,在你需要的时候,使用这张货币,就会有人提供满足你需求的生产服务。
我们来想象一下你拥有货币的过程。
之前你的生活都是自给自足的日光。闲暇之间,你用2年生产劳动积累,养了一头牛,卖给了刘备,而刘备给你支付了1万元,这是欠你的2年劳动。
这是你两之间的欠条,这1万元理论上是刘备欠你的,而你有事应该用这1万使唤刘备替你做事。
可惜刘备也满足不了你的所有需求,你如果需要的正好是草鞋,那你还刘备100,刘备给你做草鞋。假如你需要的是一斤黄豆,找到刘备,他还得再找关羽,介绍你和关羽认识一下,由关羽给你交付黄豆,你给关羽打一张欠条。如此交易成本就非常繁琐,而且万一你和关羽见不到面呢?
其实,关羽和刘备之间一定也有过不少交易,他两之间也有欠条,所以关羽可以按刘备的需求给出黄豆,他两核销欠条,再由刘备把黄豆给你,你再退刘备50元,刘备和关羽之间再去核销等额的他两之间的欠条。所有退回给当事人的货币,其实都是核销撕毁掉的欠条。
如果你还需要孔融家的梨、孙权家的鱼怎么办?需要冗长的交换链条和欠条核销才能完成这样的兑换。于是就有了一个通用的欠条,彼此大家都承认,和谁打的无关,这就是货币。货币背后凝结的是无差别交换的刚性信用保证。当这通用货币形成以后,你拿到刘备给你的欠条,用刘备欠你的1万元,可以去孔融那买梨,也可以去孙权那买鱼,去袁绍那买粮都行得通,而他们有可能用这个欠条去找刘备兑付东西,也有可能完全是找的其它陌生人兑付,大家彼此之间就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合作了起来。
当明白了货币是欠条以后,那你就该明白欠条不该是闲着的。欠条不是资产,欠条参与到生产环节才是资产。刘备给你的欠条,你拿着,他就是一张欠条,你如果用这张欠条,向公孙瓒交换了赵云,帮你剿匪。你就能再加下来的日子,获得新的剿匪收益的欠条回报,这就是资产产生的现金流。然后新的欠条又能继续投入再产生新的欠条,这就是资本的积累和复利效应。
赵云和赵云的队伍,才是你的资产,因为他们能不断生产出新的财富。
诚意推荐有知有行团队做的下面这个视频《投资是怎样赚钱的》,无论是入门科普,还是认知再提升,都会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