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汽车巨头Stellantis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受税前净费用及美国关税初步影响,该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出现23亿欧元的净亏损。

作为旗下拥有吉普、道奇、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等知名品牌的集团,Stellantis同时预计上半年净收入为74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850亿欧元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初步数据是在缺乏财务指引的情况下得出的——该公司已于4月30日暂停发布财务指引。其原因在于,公司认为分析师的普遍预期与自身上半年业绩存在差异,因此采取这一特殊举措,提前公布了未经审计的上半年初步财务信息。

Stellantis指出,有四大关键因素对上半年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包括:为提升盈利能力所采取的早期行动、约33亿欧元的税前净费用、工业成本上升对调整后营业收入的不利影响,以及外汇汇率变动和美国关税的初步影响。

销量方面,Stellantis预计第二季度整体出货量降至140万辆,同比下降6%。其中,北美市场受冲击尤为明显:由于受关税影响最大的进口汽车生产及出货量减少,叠加车队渠道销量下滑,该地区第二季度出货量预计将减少约10.9万辆,同比降幅达25%。

据悉,Stellantis 2025年上半年完整财务业绩将于7月29日如期发布。

全球化的不稳定因素过多

据悉,美国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进口加征的关税,其影响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进一步加剧。Stellantis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已导致其损失3亿欧元,这主要源于为调整生产规模而减少汽车出货量及削减部分产能。

首席财务官道格・奥斯特曼(Doug Ostermann)向分析师说明,这3亿欧元的损失并非集团对下半年的预期,因为关税在上半年仅中途生效。“除非情况出现转机,否则下半年的损失可能会翻倍甚至更多,”他补充道,Stellantis全年因关税造成的总损失预计将在10亿至15亿欧元之间。

此次上半年业绩表现与去年同期56亿欧元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让新任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奥・菲洛萨面临的挑战愈发凸显。菲洛萨于今年5月上任,其前任唐唯实因2024年公司业绩不佳、利润与销售额双降及美国市场遇困而意外辞职。

菲洛萨在致员工的信中提到,2025年上半年“困难重重,关税、外汇波动及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等外部压力持续加大”。但他同时指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这六个月仍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推出了新产品,并决定砍掉表现不佳的项目。

业内专家分析,在唐唯实任职期间,Stellantis的定价策略已脱离美国市场实际,且未能及时更新热门车型,导致大量汽车滞销。去年,该公司在美国销售的120万辆汽车中,超4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今年4月,Stellantis曾表示,为应对关税措施,已减少汽车进口,并将调整“生产与就业安排,以降低对盈利能力的冲击”。

根据Stellantis 7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内容,其第二季度北美汽车出货量(即向经销商、分销商及零售和车队客户交付的车辆数量)同比下降25%;全球范围内,第二季度汽车出货量预计为140万辆,同比下降6%。

此外,该公司上半年计提了33亿欧元的税前费用,原因是取消了包括氢燃料电池在内的部分汽车项目,同时加大对欧洲畅销的混合动力汽车及美国大型汽油动力车型的投资。本月初,Stellantis推出了售价17,000欧元的菲亚特500混合动力车,希望借此重振其在意大利陷入困境的生产业务。

公司还提及对美国排放法规净影响的调整。美国当局于6月公布了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标准的最终裁决,该标准规定了车辆每加仑燃油的最低行驶里程。

今年4月,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Stellantis暂停发布2025年利润预测,但在7月21日表示,将公布未经审计的初步财务数据,以促使分析师的预测与集团实际业绩相符。数据显示,该集团上半年营收为743亿欧元,虽低于2024年上半年的850亿欧元,但高于2024年下半年的718亿欧元;同时,上半年现金消耗达23亿欧元。

对于这一业绩,杰富瑞分析师菲利普・霍乔斯(Philippe Houchois)在客户报告中写道:“结果虽逊于普遍预期,但这样的不佳表现其实早有预料。”伯恩斯坦分析师则认为,尽管盈利大幅下滑,但Stellantis采取的重组措施“体现了果断的行动力”。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该业绩反映出公司“为提升业绩和盈利能力所采取的行动尚处于起步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产品将带来更显著的效益”。

欧洲大本营略有失守

尽管Stellantis在2025年4月至6月的欧洲出货量同比下降6%,但分析师们仍从欧洲市场看到了一些乐观信号。道格・奥斯特曼指出,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公司上半年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略有提升。

一份分析师报告表示:“我们依然认为Stellantis正处于转折点,同时预计这位内部任命的首席执行官将迅速推进那些迟来的战略决策。”作为Stellantis销量最大的区域市场,欧洲上半年发货量约为72.2万辆。

唐唯实任职期间遗留的问题之一,是雪铁龙C3等热门车型存在代际断层。奥斯特曼坦言,这一问题持续拖累了上半年业绩,“销量增长速度低于预期”。

除了销量即将接近上一代车型水平的雪铁龙C3外,欧洲市场中尚未达到销量高峰的车型还包括雪铁龙C3Aircross、其姊妹车型欧宝Frontera,以及新款菲亚特GrandePanda——这些车型均基于SmartCar平台打造,该平台是面向小型车的CMF架构的低成本版本。

奥斯特曼提到,菲亚特Grande Panda将于9月举办“上市发布会”,这标志着菲亚特正式重返小型车市场。这款车虽于今年春季启动销售,但上半年累计销量仅约3600辆。

此外,作为Stellantis旗下的顶级豪华品牌,玛莎拉蒂多年来发展一直举步维艰,今年上半年在欧洲的销量已下滑至约2000辆。

值得注意的是,Stellantis上半年因取消包括氢燃料电池项目在内的多个汽车项目,同时加大对欧洲热门混合动力汽车和美国大型汽油动力车型的投资,产生了33亿欧元的税前支出,其中玛莎拉蒂贡献了7亿欧元。

目前,Stellantis正评估玛莎拉蒂的未来选项,不排除为这个陷入困境的品牌寻找买家的可能。

此外,其他欧洲品牌的表现也值得密切关注。根据Dataforce的初步数据,DS品牌上半年销量略低于1.7万辆,同比下降21%;蓝旗亚销量约为6500辆,同比降幅高达74%——尽管该品牌已推出新款Ypsilon小型车,并计划向意大利以外的市场拓展。同样令人担忧的是雪铁龙,受主要车型推出延迟影响,其上半年销量下降15%,至19.1万辆。

奥斯特曼指出,今年欧洲轻型商用车销量下降13%,这对Stellantis的冲击尤为显著。该集团旗下拥有雪铁龙、菲亚特、欧宝和标致等品牌,不仅占据欧洲轻型商用车市场的最大份额,还为丰田代工生产轻型商用车产品线。“我们占据了欧洲30%的市场份额,”奥斯特曼补充道,轻型商用车是“一个巨大的利润中心”。

他解释说,货车销售通常与整体经济走势挂钩。“目前市场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他提到,“商业客户延长了车队持有时间,采取‘观望’态度。”对此,Stellantis计划通过与车队经理合作来提升货车销量。

安东尼奥・菲洛萨在欧洲还将面临两大保修难题:一是针对数十万辆配备高田安全气囊的雪铁龙汽车的“停止行驶”令范围扩大,二是PureTech 1.2升发动机存在的问题。奥斯特曼表示,高田气囊召回事件是导致3亿欧元税前费用的主要原因。

此外,奥斯特曼指出,Stellantis销量下滑直接导致工业成本上升。唐唯实曾奉行“现金为王”的理念,但Stellantis仅上半年的工业自由现金流就为负30亿欧元。他坦言,当前调整后的营业收入不足以覆盖资本支出和研发成本,但预计下半年将实现正现金流。

“在推动业务复苏方面,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奥斯特曼在对分析师的讲话中强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