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时刻到来:川普要换币赖36万亿国债了!

大家应该都记得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转而与石油挂钩的历史性时刻。
这是一场划时代意义的货币革命颠覆旧金融秩序!
二战后,美国筹集了大约全球三分之二的黄金,从而建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从此开创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地位。
但到了60年代初,因美元持续贬值,一盎司黄金涨到45美元,各国要求按照市场变动兑换,美国觉得他吃亏了。但各国更担心美元继续贬值,纷纷把手中的美元去美国兑换成黄金,如此一来,就会形成挤兑,美国的黄金储备黄金不够用了。
到了尼克松时代,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拒绝美元兑换黄金了,欧洲商家也开始拒绝收美元。
为了既赖账又保住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与沙特达成秘密协议,约定美元与石油挂钩,尼克松同时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这一华丽转身也是划时代的,它颠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之金融秩序。
说到底,美国政府欠账太多还不起,赖账了,赖掉旧账,换了一种新的勒索方式。
现在又到了尼克松时刻!
现在,美元与石油挂钩的基础正在松动:一是世界石油储量正在枯竭,已经用不了多少年了;二是美国大量开采页岩油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与沙特为首的海湾集团由利益攸关者变成竞争者;三是新能源逐渐崛起,不久的将来可能取代石化能源成为主流。
加上美国政府的无限度量化宽松政策和鼓励过度消费,美国债台高筑,全球都在担心美国哪一天就还不起债务而爆发信用危机。
于是,全球“去美元化”行动悄然而起。
为了应付36万亿美元的国债危机和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川普开始策划如何赖账了!
明面上是利用高关税勒索全球为美元买单,暗地里开始筹划新的货币形式取代纸币形式的美元。
这就是加密货币或者稳定币。
还在大选期间,川普就表示支持加密货币。入主白宫后,他加速推动加密资产“美债化”,并通过加密货币的新空间维系美元国际中心地位。
在川普推动下,加密货币野蛮生长,“代币化”(Tokenisation)浪潮快速席卷全球。越来越多在区块链上交易的资产出现,它们代表股票、货币市场基金,甚至是私募股权与债务。
2025年4月,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通过了《稳定币透明度与问责法案》(《STABLE法案》),标志着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次以联邦立法形式,对“支付稳定币”发行、储备、监管等全流程实施系统性规范。
6月17日,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法案”),显露出了美国在稳定币领域的战略意图。
7月18日,川普签署《GENIUS 法案》,为稳定币提供明确的监管框架,加密货币终于获得金融体系中的“合法身份证”,推动了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员重新审视并接受加密技术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两大法案具有里程碑意义。
《经济学人》杂志一反对加密货币持批判态度,近日发文指出,加密货币的大爆炸将为金融业带来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并罕见地承认:“那种认为加密货币未带来任何有价值创新的观点,已不再成立。”
《经济学人》惊奇呐喊:“狼(尼克松时刻)真的来了!”
《经济学人》点出这场革命的核心,正是两大关键词:①稳定币②资产代币化。
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本质上更像“数字代金券”。例如,用1美元换1枚稳定币,它在加密世界中可作为支付与结算工具,并可 1:1 换回法币。
稳定币可以从数字钱包直接转账家人的数字钱包里,几乎是瞬间到帐,手续费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它绕开了所有银行中间商,把原本复杂、昂贵的金融铁路,变成了一条简洁、有效率的信息高速公路。
相较于传统透过 SWIFT 汇款需多重中转、繁复且高费率,稳定币则能点对点实现几乎实时、低成本的跨境支付。它是“数字化且可程序化的美元”。
所以,稳定币真正的创新在于其支付效率,用数字美元重塑全球资金流,彻底颠覆传统支付体系。
美国稳定币的价值在于它锚定于美元,就是说它以美元为基础,随着美元的变动而变动。如果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稳定币一样随着美元的灌水而水漫金山;相反,如果美联储紧缩货币,稳定币也会随着美元的紧张而短缺。
所以,换汤不换药,实质内容没变化,但颠覆了形式。就如尼克松变换的只是美元锚定的对象,由黄金换成了石油。
现在,川普又换成稳定币!
虽然只是变换了支付方式,但你要储备国际货币,你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支付、结算,你还得购买美国稳定币,这种偷梁换柱手法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稀释掉美国36万亿国债。
川普一纸法案启动稳定币金融革命。稳定币驱动资产代币化:让一切皆可拆分、自由流通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稳定币总量已达 2630 亿美元,年增近六成。渣打银行预测,三年内将达 2 万美元规模。
目前全球代币化资产市场规模虽仅约 250 亿美元,但一年内已翻倍成长。6月30 日,Robinhood (HOOD-US) 向欧洲投资人开放 200 多种新代币,让用户可在非交易时段买卖美股与 ETF。
川普要与全球展开一场旷世货币战争,重新奠定美元霸主地位。
再说代币化
如果说稳定币重构了支付铁路,那么代币化就是这条高速公路上的万能货车,将实体资产数字化,提升流动性与可组合性。
举例来说,你拥有一间市值 500 万的房子,急需 5 万资金。透过代币化,这间房子可拆分为 500 万个代币单位,按比例出售资产权益,提升资金流动。
代币化能将任何资产(房产、股票、私募股权、艺术品)数字孪生上链,并使之在区块链上像乐高积木般自由组合与交易。
美国稳定币基础上代币的初期应用,以美股等可交易资产为主,但真正颠覆的是如“代币化的货币市场基金”这类曾受限于高门坎的投资工具。
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截至今年 7 月中旬,光是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总资产就高达约 7.1 万亿美元。它们因其安全性、流动性以及通常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而备受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青睐。
银行依赖低成本的零售存款作为资金来源,若仅有 10% 存款流向收益更高的代币化产品,其融资成本将大幅上升。
随着《GENIUS 法案》实施,越来越多零售巨头与全球跨国企业预备采用稳定币,用于顾客忠诚计划、内部结算,甚至跨国贸易。
随之,华尔街迅速布局。
高盛集团与纽约梅隆银行宣布合作发行数位代币。这些代币代表了由贝莱德、富达投资和联合赫尔墨斯等大型投资公司,以及他们自身资产管理部门所管理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所有权。
作为全球最大基金管理行政服务商之一的纽约梅隆银行,将透过其 LiquidityDirect 平台提供这些代币化基金给企业与投资客户。
高盛则负责在其私有区块链上登记与追踪这些代币所有权,帐务管理则交由纽约梅隆银行处理。
亚马逊、沃尔玛都在筹备发行自有稳定币,降低信用卡手续费支出,并提升资金效率。
即使长期对加密货币怀疑的摩根大通 CEO 戴蒙,也于上月宣布推出名为“摩根大通存款代币(JPMD)”的类稳定币产品。
贝莱德发行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超过 20 亿美元,为同类产品中最大。该公司 CEO 芬克甚至表示:“我预计有一天,代币化基金将像 ETF 一样普及。”
尽管保守的欧洲仍然抵抗,如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警告,稳定币的泛滥可能导致“货币私有化”,显示此趋势对全球金融主权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但美国华尔街和那些全球跨国巨头都加入美国稳定币行列,他们占据了整个货币基金市场的决定性部分,欧洲抵抗得了吗?
业内人士指出:“从现在起,代币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笔者关心的是中国是否采取行动?
川普政府启动稳定币和资产代币化浪潮,使得中国加密货币政策站在了历史性转折点。
中国政府从全面禁止到试水,缓慢前行。
试水方面,京东集团与阿里巴巴都在筹备发行自有稳定币。渣打银行与京东合作发行港元稳定币,PayPal的PYUSD接入跨境支付系统,交易量预计突破8.3万亿美元,接近Visa全球支付规模。
“稳定币2.0”创新:引入收益分享机制(如MakerDAO的DAI储蓄利率)、资产代币化(如黄金锚定的PAXG),拓展至供应链金融、薪酬支付等场景。
但目前稳定币法律地位模糊性,监管的重点仍然放在风险防控上。而且主导思想是实施数字人民币优先战略,政策更倾向于通过主权数字货币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专家学者认为,稳定币的兴起反映了金融体系在进入数字时代后,正在急剧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不能缺席这场历史性变革。他们提出要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稳定币创新,积极迎接稳定币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上海、香港等地创造应用场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稳定币发展的良性互动。
或者推动以人民币为锚的稳定币在香港、新加坡、中东等地发行,深化数字货币跨境清算机制,并积极参与全球稳定币规则制定,提升人民币在数字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推动人民币从被动使用货币向主动塑造制度的全球货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