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SDT(Tether)

USDT 堪称当前最为著名且市场份额占比极高的稳定币,由 Tether 公司于 2014 年推出,是全球首个稳定币 。其发行机制基于法定货币抵押模式,Tether 公司宣称每发行 1 枚 USDT,便会储备等值美元,以此确保 USDT 与美元维持 1:1 的锚定关系 。截至 2025 年 7 月,USDT 市值高达约 1591 亿美元 ,在稳定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在区块链网络流通方面,USDT 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可在比特币的 Omni 层、以太坊、波场等多个区块链网络上运行 。在加密货币交易生态中,USDT 的应用极为普遍,是众多交易对的基础货币。由于加密货币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投资者常将其作为资产避险工具,在市场不稳定时,将手中持有的其他加密货币兑换为 USDT,以此保存资产价值 。不过,USDT 在储备金透明度和审计方面曾面临争议,2022 年 5 月,随着算法稳定币 TerraUSD(UST)崩溃引发的市场恐慌,USDT 的锚定一度短暂失衡,价格跌至 0.92 美元,但随后逐步恢复。为提升透明度,Tether 公司自 2023 年起开始公开银行账户证明,增强市场信心 。

二、USDC(USD Coin)

USDC 是由 Circle 公司和 Coinbase 联合发行的法定货币抵押型稳定币,2018 年问世 。它同样以 1:1 锚定美元,通过存入等值美元储备金来支撑 USDC 的发行,储备金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托管,并接受定期审计,审计结果会对外公开 。截至 2025 年 7 月,USDC 市值约为 631.3 亿美元,在稳定币市场位居第二 。

基于以太坊等主流区块链网络发行,USDC 采用 ERC - 20 标准代币格式,便于在支持该标准的区块链生态中流通、交易与存储 。在应用场景上,除加密货币交易外,USDC 在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2023 年 3 月,因储备资金存管的硅谷银行爆雷及监管调查,USDC 市值受到冲击,但随后 Circle 公司完善审计机制,增强储备透明度,市场信心逐渐恢复 。2025 年 6 月,Circle 公司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 “稳定币第一股”,为 USDC 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也推动其进一步走向主流金融体系 。

三、DAI

DAI 作为去中心化稳定币,由 MakerDAO 项目于 2017 年发行,在稳定币领域独具特色 。它虽与美元保持 1:1 锚定,但发行模式与传统法定货币抵押型稳定币不同,采用加密资产超额抵押方式 。用户通过向 MakerDAO 智能合约抵押以太坊等加密资产,经智能合约评估后,生成相应数量的 DAI 。

由于其去中心化特性,DAI 的发行和管理不受单一机构控制,而是由社区通过治理机制进行决策 。这使得 DAI 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大受欢迎,被广泛应用于借贷、流动性挖矿、去中心化交易等场景 。在 DeFi 借贷平台中,用户可以抵押 DAI 借入其他加密货币,或者通过提供 DAI 流动性获取收益 。截至 2025 年 7 月,DAI 市值约为 53.7 亿美元,在稳定币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

四、BUSD(Binance USD)

BUSD 是币安(Binance)与 Paxos 公司在 2019 年联合推出的法定货币抵押型稳定币,与美元 1:1 锚定 。每发行 1 枚 BUSD,发行方会储备等值美元,并接受定期审计 。BUSD 主要在币安生态系统内广泛使用,用户可以便捷地在币安交易所进行 BUSD 与其他加密货币的交易,也可用于支付平台内的交易手续费等 。同时,BUSD 也在其他支持的交易所和区块链网络流通 。凭借币安在加密货币交易领域的庞大用户基础和影响力,BUSD 在稳定币市场拥有一定的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 。不过,随着监管环境变化,BUSD 的发展也面临一些调整 。

五、TUSD(TrueUSD)

TUSD 是由 TrustToken 发行的法定货币抵押型稳定币,2018 年推出,严格锚定美元 。其显著特点是高度合规,每一枚 TUSD 都有对应美元储备,储备金由多家独立第三方机构托管和审计,审计报告定期公开,透明度较高 。这一特性使得 TUSD 在合规性要求较高的机构投资者中获得认可 。在应用场景上,TUSD 涵盖加密货币交易、跨境支付等领域 。在跨境支付中,TUSD 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相对稳定、便捷且低成本的资金转移方式,避免传统跨境支付中的高额手续费和漫长的结算周期 。尽管其市值规模相较于 USDT 和 USDC 较小,但在特定市场和用户群体中具有独特价值 。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