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两大高成长板块正经历价值重估的关键节点。

恒瑞医药与GSK高达120亿美元的重磅合作,再次点燃了创新药板块的市场热情;与此同时,香港金管局今日正式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条例》,成为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专项监管框架。

这两大热点看似无关,却共同指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逻辑:技术突破叠加制度创新,催化产业变革与资本重估。

创新药领域在PD-1/ADC联合疗法及双载荷技术突破下疗效边界不断扩展,但临床进展分化和估值高企带来回调压力;香港稳定币新规落地则开启百亿级金融IT改造与千亿级清算分润市场。

01 创新药:临床价值重估,分化中寻真金

2025年创新药板块经历“过山车”行情。上半年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额484亿美元以上的狂欢后,三季度市场开始审视管线成色与临床风险。

恒瑞医药与GSK的120亿美元合作成为行业分水岭。根据协议,恒瑞将PDE3/4抑制剂HRS-9821及至多11个临床前项目授权给GSK,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及分阶段里程碑付款。

该交易创下2025年中国创新药出海金额之最,但其核心产品HRS-9821尚处Ⅰ期临床,需跨越三重风险:临床失败概率(高)、FDA对中国数据审查趋严(中)、竞品Verona Pharma的RPL554已进入Ⅲ期(中高)。

肿瘤治疗领域,PD-(L)1与ADC的联合疗法正重塑治疗格局。临床数据显示:在初治非鳞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科伦博泰的TROP2 ADC联合PD-L1单抗塔戈利单抗治疗客观缓解率(ORR)达59.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延长至15.0个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联合PD-1的9-10个月。

荣昌生物的HER2 ADC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单抗在HER2高表达胃癌治疗中,相比标准疗法将12个月PFS率提升至66.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这些数据预示着联合疗法有望迭代现有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技术突破不止于联合用药。2025年7月,全球抗癌领域迎来重大进展:成都康弘生物的KH815和信达生物的IBI3020两款双载荷ADC药物正式进入肿瘤临床试验,标志着ADC疗法进入“双弹头时代”。

KH815采用创新性差异化裂解连接子技术,使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细胞毒性药物(半衰期分钟级的三萜内酯和小时级的埃沙替康)实现精准释放,既发挥“旁观者效应”又避免正常细胞损伤。

投资逻辑面临重构。随着部分企业PE估值突破80倍,市场关注点正从管线数量转向临床数据确证性与国际化能力。未来1-2年关键节点密集:2025年Q3 HRS-9821的Ⅰ期数据读出、2026年H1 Ensifentrine中国上市申请、2026年Q4 HRS-9821全球Ⅱ期启动。

02 稳定币:制度性破局,金融IT迎红利

明天(2025年8月1日)生效的《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条例》,标志着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专项监管框架落地。金管局在7月29日发布配套指引,构建覆盖申请、运营、资产管理的全流程监管框架。

新规核心要求明确:发行人必须维持100%高流动性资产储备,由持牌银行托管;需具备不少于2500万港元实缴资本;并在香港设立实体办事处。

牌照申请时间线确定:意向机构需在8月31日前提交意向书,最终申请截止9月30日。首批牌照预计最快2026年初发放,数量可能仅3-4张。

与传统跨境支付相比,稳定币展现革命性优势:跨境结算时间压缩至分钟级,手续费降至传统方式的1%以下。

香港金管局主导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已接入11国29家银行,中国技术企业深度参与,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效率跃升。

金融IT行业迎来“基建改造+交易分润”双重红利。短期聚焦百亿级系统升级:国有大行核心系统改造单家成本达3000万-1亿元,城商行/农商行改造成本500万-2000万元。若5年400家银行完成改造,市场规模80亿元左右。

支付机构与交易所升级市场10亿元以上,叠加年运维费(建设成本的15%-20%),仅银行与支付机构年运维市场15亿元以上。

中长期锁定千亿级清算分润。若全球150万亿美元跨境支付的10%转向稳定币,按0.2%手续费率、金融IT企业分润10%-20%计算,年收入潜力达210亿元人民币。

RWA(现实资产代币化)场景带来增量千亿市场。朗新集团与蚂蚁合作完成国内首单充电桩RWA融资1亿元,计划将30%充电桩接入香港市场;协鑫能科光伏电站RWA融资2亿元,发电数据实时上链吸引海外资本。

技术提供商成为确定性最高的“卖水人”。四方精创作为香港金管局mBridge项目主导方,若香港稳定币规模达500亿港元,其分润模式(交易额0.1%-0.3%)可贡献年收入2.5亿港元以上。

拉卡拉作为国内唯一持有跨境人民币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2025年Q1跨境支付交易额已达3.3万亿元,香港牌照落地后规模或翻倍。

人民币稳定币(CNH)发展仍面临挑战。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仅约1万亿元,流动性不足;数字人民币(e-CNY)已在香港开展跨境试点,政策支持力度更胜一筹。

不过长期看,若能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或扩大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CNH稳定币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抓手。

03 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双面市场

创新药领域面临三重风险:临床失败风险居高不下,尤其双靶点ADC的毒性叠加问题(如KH815可能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FDA对中国临床数据新增3项溯源要求;现金流压力凸显,恒瑞2024年研发投入67.8亿元,5亿美元首付款仅覆盖1.5年研发支出。

稳定币市场同样暗流涌动。监管方面,全球框架尚未统一,合规差异可能引发套利行为;技术层面,量子计算可能突破现有加密体系,DeFi预言机攻击已致2亿美元损失案例;

市场风险不容忽视,80%的稳定币交易用于加密货币交易对,加密市场波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04 精耕细作:双主线布局策略

创新药投资聚焦三大方向:

国际化龙头:恒瑞医药等具备全球专利布局与BD能力的企业,关注2025Q3临床数据读出节点

技术平台型企业:科伦药业(ADC连接子技术)、诺思兰德(基因治疗载体)等底层创新企业

产业链关键环节:药明康德、普洛药业等受益创新药外包订单增长的CXO/原料药企业

稳定币赛道把握三重机遇:

短期(0-6个月):聚焦香港牌照申请进展,布局银行IT改造龙头(长亮科技、恒宝股份)

中期(1年):持有清算分润核心标的(四方精创、拉卡拉),配置RWA创新场景(朗新集团、协鑫能科)

长期(3年+):关注量子加密技术(飞天诚信)与人民币稳定币生态构建者

组合构建遵循“三角策略”:基建+分润+创新均衡配置,规避纯概念题材股。对于创新药企业,重点考察临床推进与销售兑现能力;金融科技企业则需验证订单落地与分润比例。

两条赛道殊途同归:创新药企的估值锚点正从管线数量转向全球临床价值,而金融科技企业的估值模型正从传统PE转向PS(收入/交易规模)重估。

随着香港稳定币规模突破500亿港元,技术处理商估值弹性或30亿元以上;而当链上支付渗透率突破30%临界点,提前布局合规通道的企业将迎来戴维斯双击。

对于创新药,HRS-9821的Ⅰ期临床数据将于三季度公布;而香港稳定币首批牌照发放进入倒计时,9月30日申请截止后将释放明确信号。市场分化的尘埃里,正孕育着新秩序的金矿。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