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越来越“香”了。

1月12日,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2021年,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在产销两旺的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乱象。不少热门新能源汽车订单,在网络二手交易平台被炒出了高于自身10倍的高价,甚至还有黄牛专门倒卖新能源车订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天目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报道。

图片来源:新华社

市场供不应求

部分消费者“野性”购车

下了订单却不能马上提车,这似乎已经成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江湖规矩”。由于芯片核心零部件供货短缺,今年一些热门车型都出现了较长的等车时间,有的甚至要超过半年,这也导致了一些消费者在购车时显得更加“野性”。

杭州的周先生向天目新闻记者分享了自己“野性”购车的经历:“一开始想买特斯拉Model 3,去年11月在杭州下了订单,交了1000元定金。后面有孩子想买大车要改Model Y,销售说可以再下个订单,原来那个单子随时可以退,所以下了第二个订单。然后我以为绍兴提车比杭州块,又去绍兴下了第三个订单。”

周先生表示,自己一番操作下来,不仅没能早日提车,还多出了两个订单需要处理。幸运的是,特斯拉在去年11月和12月,迎来了2次涨价,但调价前已经付过定金的订单不受涨价影响,所以自己的低价订单反而成了“香饽饽”。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周先生将订单挂在了闲鱼上出售。他说:“来咨询的人还真不少,还有一些‘黄牛’想收购我的订单。”

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人兜售新能源汽车订单

高价出售订单

二手交易平台活跃“黄牛”身影

天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高价出售热门新能源车型订单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中,既有像周先生这样的个人卖家,也有专业的“黄牛”团队。包括特斯拉、小鹏、比亚迪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热门品牌,都能在闲鱼上找到“订单转让”的踪影。

另外,这些订单的售价也大有讲究。交车时间的早晚、预定价格的高低,都直接影响转让成交价。

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去年11月,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最低售价上调15000元,12月又上调10000元。期间,特斯拉又经历了“减配门”事件。

因此,Model 3订单的转让价格最为复杂。两轮涨价和减配前的订单售价最高,可以卖到10000-15000万元;第一轮涨价后的订单要便宜几千元,目前售价3000-8000元不等;第二轮涨价后的要再便宜几千元,运气好的话2000-3000元就能买到。

而小鹏、比亚迪等其他品牌,订单转让价格相对来说要固定一些。

不同类型的订单售价高低不一

行业乱象亟待治理

消费者购车需谨慎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订单的转让,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品牌方对“黄牛”也有严厉打击手段。比如,大部分车型在用户下订单后,其订购协议里均提到定金不可退、订单不可转让。

但在利益的驱使下,“黄牛”们还是无处不在。虽然订单不能转让,但是买卖双方可以在提车后直接过户,这样消费者拿到的还是新车,黄牛也只需承担几百元的过户费用。

在一些“黄牛”的交易平台主页上,一条热门新能源车型售卖的帖子,动辄数百人问询。仅一笔订单,最高就可获利上万元。

那么,这种行业乱象该如何处理呢?

汽车领域的媒体达人林先生告诉天目新闻记者,治理的主动权其实掌握在企业手上。“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提高订单金额,将定金从1000元涨到10000元甚至更高,黄牛就会考虑风险减少囤积,市面上流通的订单就会减少”。

而对消费者来说,在纷乱的市场面前,一定要学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和第三方交易要注意及时保留证据,避免人财两空。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