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爆发前夜!CIPS概念股全梳理,这些公司手握“支付王牌”
2025年7月4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首次明确CIPS参与者的账户管理、注资清算全流程操作规范。这是RMB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也是跨境支付爆发的明确信号。
四张国际支付牌照、跨境交易秒级清算、央行系统安全防线……这些藏在CIPS产业链中的隐形冠军,正迎来RMB国际化浪潮下的黄金机遇。

安全技术核心服务商
启明星辰(002439)
作为CIPS系统安全建设的核心服务商,为该系统提供全链条安全解决方案。
公司构建了7×24小时主动防御体系,其AI驱动的威胁检测引擎将攻击误报率降低40%,有效保障跨境支付数据0泄露。
依托中国移动央企背景,启明星辰深度服务央行及国有大行,其解决方案入选金融行业网络安全创新应用白皮书。
四方精创(300468)
作为国际清算银行(BIS)mBridge项目独家技术服务商,主导数字人民币与港元、欧元的跨境兑换协议。
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跨境交易确认时间压缩至5秒,峰值处理能力达5万笔/秒。
其参与的香港金管局“数字港元跨境支付系统”试点交易额已突破500亿港元。
信雅达(600571)中东能源结算“守门人”
昆仑银行独家合作:为中伊原油贸易搭建跨境支付系统,独创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抵御黑客攻击成功率超99.9%,保障日均数十亿级能源结算安全。
国际项目标杆:在马来西亚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开发数字资产托管平台,支持USDC等稳定币合规交易,日均清算量突破5亿美元。
蚂蚁系风控核心:为蚂蚁银行稳定币系统开发AI智能风控模块,实时监测异常交易,2024年拦截欺诈行为挽回损失超12亿元。
CIPS反欺诈龙头:区块链加密技术获央行认证,服务200+银行,与SWIFT、CIPS共建全球结算网络。
技术壁垒:HSM硬件安全模块支持离线签名,密钥管理技术达国密二级标准
银行系统建设主力军
新晨科技(300542)
拥有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知识产权,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提供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公司参与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与东南亚银行合作搭建结算通道,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单据处理效率50%。
长亮科技(300348)
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核心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金融机构提供跨境支付IT基础设施。
其系统支持多币种结算和实时汇率转换,帮助银行客户高效接入CIPS网络。
东华软件(002065)
2025年7月1日新增跨境支付概念,是央行CIPS系统升级项目服务商。
公司中标海南省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测项目,持有跨境收付款技术支持资质,形成“技术+资质+项目落地”完整链条。
中科软(603927)与天阳科技(300872)
7月初密集披露CIPS布&局。
中科软拥有CIPS相关技术储备,曾为监管机构提供支付系统技术服务。
天阳科技则参与了央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跨境支付系统测试工作。
京北方(002987)SWIFT/CIPS双系统“架桥者”
央行体系全覆盖:服务对象横跨央行IT子公司(成方金科)、CIPS运营机构、102家直接参与行及1377家间接参与行,市占率稳居行业前三。
货币桥核心开发商:深度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建设,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币种清算延迟低于0.5秒。
系统对接专家:SWIFT与CIPS兼容性改造市占率超35%,2024年协助40余家银行完成系统升级,带动软件业务营收增长28.6%。
信创适配先锋:自研分布式架构通过银河麒麟、华为鲲鹏认证,支撑国有大行日均千万级跨境交易。
落地案例:为交行、浦发银行搭建CIPS标准收发器,单项目合同额超3000万元
支付牌照与运营龙头
新国都(300130)
手握中美欧港四张支付牌照,是A股唯一具备全球支付资质的公司。
其欧盟PI牌照近三年仅一家A股企业获得,美MSB牌照打通美元清算通道,港MSO牌照支持150+币种收单。
公司深度对接CIPS系统,将中亚汇款时效从3天缩短至2小时。
拉卡拉(300773)
持有国内跨境支付牌照,2024年跨境支付交易量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35%。
公司为中小微跨境电商商户提供出口结汇、进口付汇双向服务,覆盖欧美亚十余个国家,跨境支付业务毛利率高达32%。
海联金汇(002537)
持有跨境人民币支付双牌照,2024年跨境支付交易量超2000亿元。
公司为全球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支付服务,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银行机构参与者
中油资本(000617)
旗下昆仑银行搭建中伊原油贸易结算主渠道,在服务油气主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贡献突出。
该行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是“一带一路”能源贸易的金融枢纽。
工商银行(601398)与华夏银行(600015)
作为CIPS直接参与银行,提供跨境清算主渠道。
工商银行依托全球网点优势,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覆盖185国的本币结算服务。
华夏银行2024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
(因部分作品仅推送粉丝,请保持关注,你的点赞、转发、收藏是我创作的动力,如有遗漏欢迎评论区补充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无法保证信息绝对准确。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