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申请发行债券
一、国内债券市场结构
中国债券市场分为三大交易场所,功能互补且投资者结构各异:
银行间债券市场定位:场外市场(OTC),占比超80%参与者: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品种: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期票据(如“24鸿商产业MTN002”)、同业存单交易所债券市场定位:沪深交易所场内交易参与者:券商、个人投资者(门槛30万)、QFII创新产品:公司债、可转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2025年新批8只,规模超350亿)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定位:面向个人投资者品种: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如国开债)特点:起购额100元,支持小额分散投资二、国内债券主要品种
按发行主体和风险特征可分为四大类:
1. 利率债(无信用风险)
类型
发行主体
期限
特点
国债
财政部
1-50年
金边债券,年交易量超100万亿
地方政府债
省级政府
1-30年
2025年柜台销售试点扩大
政策性金融债
国开行/进出口银行
1-30年
“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受外资追捧
2. 信用债(含违约风险)
类型
监管机构
发行要求
代表案例
企业债
发改委
净资产≥6000万,资金投向国家项目
铁道债、三峡债
公司债
证监会
净资产≥3000万,实行注册制
“24特变01”(利率3.2%)
资产支持证券
央行/证监会
基础资产现金流稳定
租赁债权ABS、应收账款ABS
3. 结构化融资工具
可转债:上市公司发行(如宁德时代转债),股债双重属性,转股价受监管约束REITs:2025年扩容至消费基础设施领域,年度分红率4%-6%三、债券发行前的准备工作
企业发行债券需完成三大核心准备:
资质与文件准备基础证件:营业执照、公司章程、近3年审计报告(需会计师事务所盖章)募投文件:募集说明书(明确资金用途、偿债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增信材料:国企:国资部门批文民企:实控人连带担保函+抵押资产评估报告中介机构选聘评级机构:出具信用评级报告(AA级以下发行难度陡增)律师事务所:法律意见书(核查VIE架构合规性)承销商:制定发行方案,衔接交易所做市商监管预沟通发改委(企业债)或证监会(公司债)预审核,规避政策红线(如产能过剩行业限制)四、债券发行额度限制
额度设计兼顾风险控制与融资需求:
净资产约束:公司债:债券余额 ≤ 净资产40%企业债:用于固定资产项目时 ≤ 总投30%盈利覆盖要求:近3年年均利润 ≥ 1年利息(防止过度杠杆)特别条款:绿色债券/科创债可突破额度上限(如苏州科技债额度放宽至净资产的60%)五、债券融资的核心优势
相较贷款与股权融资,债券具备独特价值:
维度
债券优势
对比银行贷款
对比股权融资
融资成本
优质民企利率3%-4%(如特变电工3.2%)
一般贷款LPR+100BP以上
避免股权稀释(减少10%-20%控股权损失)
期限结构
中长周期为主(3-10年)
流贷通常≤3年
永久资本但控制权让渡
资金规模
单笔可募数十亿(如央企债百亿级)
受银行授信额度限制
受二级市场承受力制约
信息披露
仅需定期披露财报+付息公告
需按月提供流水、抵押物动态评估
季报+重大事项实时披露
注:2025年“资产荒”下债券流动性溢价显著,信用债ETF规模同比翻倍5。
六、企业发行债券操作流程
注册制下流程简化,但合规要求更严格:
图表
关键步骤详解:
内部决议:股份公司需股东大会通过,国有独资企业需国资监管部门批复申报材料:企业债:向省级发改委提发行方案,转报国家发改委公司债:直报交易所,适用“小公募”绿色通道(5个工作日内反馈)创新机制应用:续发行制度:2025年上交所试点,允许优质发行人对存量债券增量发行(如中信证券“25中证G1”从20亿扩募至40亿)做市商绑定:纳入基准做市券的债券可获流动性溢价(利差收窄20-30BP)七、债券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由基准利率+信用溢价构成:
基准利率锚:1年期LPR(2025年6月为3.4%)同期国债收益率(如5年期国债收益2.8%)信用风险溢价:企业类型
评级分布
利率区间
行业案例
央企
AAA占比>80%
LPR-10BP~LPR+20BP
国家电投债(3.3%)
优质民企
AA+~AAA
LPR+30BP~50BP
特变电工债(3.2%)
高风险民企
A~AA
6%-8%
红豆集团超短融(6.82%)
八、民企与国企发债差异及民企突围路径
国企凭借体制优势占据融资便利,但民企可借政策东风破局:
维度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民企优化策略
信用背书
隐性政府担保(违约率<0.5%)
依赖实控人担保/资产抵押
申请“科创票据”标签(如小米科技债)
利率成本
贴近LPR(3.4%-3.6%)
普遍LPR+50BP以上(3.9%-4.5%)
绑定供应链核心企业(反向保理融资)
审批时效
绿色通道(≤2周)
多轮问询(≥1个月)
选择交易所“小公募”快速通道
投资者认可度
险资/银行理财主力配置
依赖私募基金/高风险偏好资金
加入基准做市指数(提升流动性)357
总结:企业发债策略建议
品种选择:国企优选企业债(额度大、期限长);民企聚焦公司债(注册制效率高)或科创票据(贴息支持)成本控制:引入做市商(纳入信用债ETF成分券可降利率30BP)用足地方补贴(苏州、成都对民企发债补贴100-300万元)合规底线:避免资金挪用(穿透监管强化),预留20%现金覆盖利息关注ESG披露(2025年绿色债发行增长40%)当前趋势:一二级市场联动深化,优质债券通过续发行机制与做市商制度获得流动性溢价,民企可借政策红利压缩信用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