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吵翻天 销量打脸疼。

小米SU7和小鹏G7轮番上阵吊打Model Y,参数亮眼发布会炸裂,结果六月特斯拉国内狂卖6.1万辆,Model Y独占4万+。

就离谱!

参数党们彻底懵圈:为啥被全网唱衰的Model Y反而越卖越好?

开过小米SU7和小鹏G7的都知道,这俩车坐进去确实比毛坯Y舒服,屏幕更大续航更长,尤其小鹏的2200TOPS算力看着吓死人。

可消费者压根不买账啊!

光堆参数有毛用?

小鹏那个“追光全景”AR-HUD,太阳底下糊成一片,眼睛还得重新对焦。

更扎心的是,多少人开车真需要这玩意儿?

三块“L3级”芯片听着牛,用户只关心:多花这几万块到底能多干啥?

别人家700TOPS够用的功能凭啥你要2200?

车企自嗨的技术炫技,用户看得一脸懵。

说到底Model Y早就把用户调教明白了。

六年时间足够让所有人知道这车啥德行——空间够用操控稳能耗低,智驾也够使。

缺点?

座椅硬内饰糙大家都知道。

可人家明明白白告诉你坑在哪儿,买了不闹心啊!

反观某些新车,参数表光鲜亮丽,实际开起来天知道会蹦出什么幺蛾子。

当赌徒还是求安稳?

多数人用钱包投了特斯拉。

小米SU7倒是真会玩。

跑车壳子塞进大沙发,运动底盘调成棉花糖,精准拿捏年轻人既要帅又要瘫的心理。

雷军亲自下场带货,十八小时二十四万订单炸裂全网。

但热闹过后呢?

等明年新势力再出个SU8、乐道L9,米粉还买账吗?

真正的考验是五年后二手车市场里,SU7还能不能像Model Y那样硬气。

卖爆一个月不算赢,坐稳江山才是真本事。

国产车想干翻特斯拉,光靠发布会喊口号没用。

把花里胡哨的黑科技变成用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心感,比啥2200TOPS都实在。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