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1日报道,一群美国硅谷的亿万富豪已在美国申请特许银行执照,准备开办一家全国性银行,重点扶持经营加密货币等业务的初创企业。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新银行以《指环王》中的藏宝地“孤山”命名,主要投资人都是美国本届共和党政府的硅谷大“金主”,如彼得·蒂尔等。

孤山银行的独特定位

孤山银行在其创办理念中,明确提及与稳定币的存款保险相关思路。从其向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提交的执照申请来看,孤山银行将自己定位为要做成一个监管最完善的稳定币交易服务商,甚至有成为 “硅谷银行后继者” 的意向。

稳定币,作为数字货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以 USDC、USDT 为代表的美元稳定币,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目前这些主流稳定币并非由银行发行,而是由类似 Circle 这样的公司,以货币兑换商的模式运作。

这种模式下,用户的钱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公司再发行相应的稳定币,与早期阿里巴巴和支付宝的关系类似。但这种模式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无法享受存款保险。

传统银行存款保险的逻辑是基于实名和账户,按照每个账户给予一定额度的保险保障,例如美国规定每个账户最高可享受 50 万美元的存款保险。

但在稳定币的货币兑换商模式下,银行账户显示的是发行稳定币的公司,如 Circle,而非众多用户的实名账户。

假设银行爆雷,即便 Circle 账户中有巨额资金,也只能按照一个账户享受 50 万美元的存款保险,这对于众多用户来说,风险巨大。

而孤山银行若能成功涉足稳定币领域,情况或许会有所不同。若稳定币由银行直接发行,银行便可掌握客户信息,知晓张三存入 30 万美元并领取了 30 万美元的稳定币,李四存入 100 万美元领取 100 万美元的稳定币等情况。

从理论上讲,银行直接参与发行稳定币,在存款保险方面具有改善的可能性。银行能够识别哪些用户在本行存过款并领取了稳定币,未来在特定情况下,用户若手持稳定币,银行可根据其存款行为给予相应的存款保险。

这一模式与传统货币兑换商发行稳定币的模式相比,在存款保险的实现上具有显著差异。

孤山银行的业务模式猜想

目前关于孤山银行具体业务模式的信息有限,但可以进行合理推测。一种可能是,孤山银行吸收法币存款,一部分用于开展类似于 Circle 的业务,即发行稳定币并进行支付转账清算等服务;另一部分则用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存贷业务,如向科技公司等提供贷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这样既能发挥稳定币在数字货币领域的优势,又能借助传统银行业务创造信用,实现多元化发展。

然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例如,稳定币与银行存款中的美元,虽然表面上都是美元,但在银行的会计体系和货币创造逻辑中,两者发挥的作用截然不同。银行存款中的美元具有货币乘数效应,能通过放贷创造更多流动性;而稳定币的定义决定了其背后必须有等值美元支持,不存在货币乘数效应。

近期,东西方对稳定币的态度呈现出明显差异。西方在稳定币领域热火朝天,而国内深圳、北京等地发文,针对稳定币相关的洗钱、诈骗等大案进行整治。

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匿名性特点,这使得 KYC 成为监管的一大难题。

以 USDT 为例,它作为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链上数字货币,虽然在智能合约上有黑名单和冻结功能,司法程序可要求 Tether 冻结特定地址,阻止资金转出和转入,甚至销毁该地址资金,但无法从地址倒推找到真人。

不过,报案人或司法当局可通过链上转账记录,证明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若能证明资金被盗或被骗,Tether 可重新铸造相应美元给予受害者,但会收取高额手续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行业引入了 KYT(了解你的交易)概念。KYT 主要是将责任压实到做转账的机构或实体,要求其监测每一条可能存在问题的转账交易。

链上一些有犯罪记录或可疑的地址会被标记,defy 协议或支付收款协议可根据转账记录判断交易是否来自可疑地址,进而采取拒收或冻结等措施。

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范风险,但由于链上缺乏实名信息,KYT 仍存在局限性。

稳定币与 RWA 的关联与发展

在数字货币领域,RWA(现实世界资产)也随着稳定币的发展而受到关注。RWA 的概念目前存在不同流派的定义,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凡是非链上原生的资产,如由美元抵押产生的稳定币、美债、美股等从链下映射到链上的资产,都可称为 RWA。

从这个角度看,稳定币是世界上最大的 RWA 应用。

RWA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实现了区块链的金融自由化,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例如,原本只有少数人在纳斯达克拥有账户进行美股交易,而通过将美元映射为稳定币、美股上链,全球任何有手机的人都有可能参与链上美股交易,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将实体经济的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等资产映射到链上属于剑走偏锋。因为这些实体经济资产本身存在流动性差、期限错配和风险性大等固有问题,并非通过上链就能盘活,其与美债、美股等本身就是金融资产,只需扩大交易面就能扩大市场的性质完全不同。

当前,全球在稳定币监管方面处于探索阶段。

美国出台的 Genius 法案对稳定币的发行和运作进行了规范,例如规定稳定币发行方不能投资 90 天以外的长期资产,只能在货币市场基金购买实时能兑付的基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稳定币发行方的投资范围,降低了风险。

然而,对于稳定币这样的新兴事物,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始终是一个难题。一方面,监管需要保障金融稳定和投资者权益;另一方面,创新又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展和完善。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稳定币的态度差异较大。

孤山银行的出现,为稳定币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探索方向。虽然目前关于孤山银行的具体业务模式和发展前景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它所引发的关于稳定币存款保险、业务模式创新、监管应对等方面的讨论,对于数字货币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