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世界冲浪的你,若是突然收到关注的财经大 V 私信,热情拉你进群或是加好友,还信誓旦旦推荐所谓 “牛股”“高收益理财产品”,先别忙着欣喜若狂,以为被大 V “翻牌子” 了。

现实往往很残酷,大概率是这位大 V 的账号被盗了,而那些天花乱坠的 “牛股”,背后极有可能是精心布置的杀猪盘。

犯罪分子狡猾得很,深知关注财经博主的粉丝大多怀揣着搞钱的想法,于是对症下药,狠狠设下圈套,诈骗成功率接近100%。

近期,多起令人咋舌的财经大 V 账号被盗事件,将一条隐秘又疯狂的盗号黑产链条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中。

猫笔刀的法人被悄无声息地更换,腾讯甚至拦截了 4 次密码修改,可还是没能挡住黑手;

秦小明接到重庆市相关市场监管部门电话,才惊觉账号主体公司已被犯罪分子变更;

远方青木 60 万粉丝的小号,被不明人士登录,大量群发、一对一私信读者,推送诈骗信息;

“今天美股崩了吗” 的号主,半夜 12 点多眼睁睁看着骗子用自己账号,将粉丝引流到垃圾股。

骗子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其实只需简单三步。

第一步盗身份,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买入公司及号主的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在他们眼里,个人信息就像待价而沽的商品。

第二步换人脸,如今 AI 技术被恶意利用,骗子仅需一张普通大头照,就能借助 AI 模拟动态人脸,攻破政务系统的人脸识别。重庆的渝快办就不幸中招,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第三步夺账号,新法人登录公众号,轻松重置密码,删除原号主权限,至此,一个运营许久的账号就落入骗子之手。

据蓝鲸新闻调查,这个盗号黑产的市场价格令人咋舌,单个账号标价仅 888 元,要是批量下单,还能享受打折优惠。

而且整个盗号流程快得惊人,最快一小时就能完成,最慢也不超过 24 小时。

也许有人会问,有了新法人,直接去抓人不就行了?可犯罪分子早有防备,用来替换的法人信息,不过是他们花几百块买来的,说不定这位 “法人” 本人都浑然不知,正蒙在鼓里。

在某个角落安稳地生活,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被卷入违法犯罪的旋涡,成了犯罪分子的 “替死鬼”。

这条盗号产业链分工极为明确,甚至可以用 “严谨” 来形容。

上游数据贩子如同信息 “掮客”,专门收集法人身份信息、营业执照,将这些隐私数据打包售卖;

中游技术党凭借专业编程和 AI 技术,潜心研究各个平台的风控规则,攻破人脸识别对他们来说,似乎只是小菜一碟,还嚣张地宣称靠这 “本事” 吃饭;

下游销售,也就是变现组,负责寻找有盗号需求的客户,双方一拍即合后,便能从中分成获利。为了逃避监管,他们在交易时普遍采用加密货币支付,让资金流向变得扑朔迷离。

并且,这种盗号模式还能复制到多个领域,像地产和装修公司、医院、新生儿和母婴公司、银行、高净值客户和保险、电信诈骗产业等,被盗取的信息也随之无限扩散。

此前就有媒体曝光过个人信息售卖的惊人价格:个人户籍一天出单价格 80 元,婚姻记录 1 - 3 天价格 350 元,外卖记录一天价格 750 元,人生轨迹 2 到 7 天价格 5000 元,微信好友提取 7 天价格 9700 元。

市场规律在这里被扭曲,数据准确性越高,在这非法交易市场上的需求反而越大。

别以为这些可怕的黑产离自己很遥远,如今在互联网这片看似自由的天地里,水被搅得越来越浑。

除了可恶的骗子,一些心思不正的人也搅和进来。就拿之前百度高管千金的恶劣行径来说,仅仅因为一个孕妇对艺人行程发表了中立评论,这位千金就直接曝光孕妇个人隐私,连工作单位都不放过,甚至让孕妇老公也收到辱骂信息。

这背后,很可能也是信息贩卖黑产在作祟。据报道,现在不少十几二十岁的男孩子,竟把 “开盒”(曝光、骚扰他人)发展成帮派行为,模仿黑帮那一套,拜码头、找打手,将现实中的不良风气搬到互联网上,肆意破坏网络环境。

所以,大家在网上评论时,要是碰到那种言辞激烈、非黑即白的人,可一定要躲远点,说不定背后就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如何让管理跟上技术的步伐,保障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打击盗号黑产、整治信息贩卖乱象,需要平台加强技术防控、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公民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多方协同合作,才能斩断这一条条伸向大众权益的黑手。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