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密货币成为价值转移与投资的新载体,同时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新途径。

美国政府通过设立战略比特币储备(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 SBR),调整数字资产没收政策,将没收的加密货币作为长期国家资产持有,而非立即拍卖。

这一政策不仅改变了资产管理方式,还推动了法律框架、区块链情报技术及受害者赔偿机制的演进。

本文是全球资产追索系列文章的第150篇,由浩天律师事务所杜国栋律师创作。本系列文章聚焦于海外资产调查和境外诉讼与执行,有效应对债务人海外资产转移的难题。

本文深入分析美国数字资产没收的最新动态,探讨其法律基础、执法实践及市场影响。

1. 美国战略比特币储备的兴起

2025年3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和美国数字资产储备》,标志着美国加密货币政策的重大转折。

根据白宫发布的说明,联邦机构没收的比特币将不再出售,而是纳入财政部管理的战略储备,旨在巩固美元全球地位并对冲通货膨胀风险。据估计,美国政府通过刑事和民事没收已持有约20万至40万枚比特币,价值数百亿美元。

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保留数字资产实现长期价值保值,同时避免因大规模抛售导致市场价格波动。白宫加密峰会上,官员强调该储备如同“数字金库”,与黄金类似,服务于国家金融安全战略。

这一举措不仅反映了美国对加密货币作为战略资产的认可,也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

2. 数字资产没收的法律框架

美国数字资产没收的法律基础主要依托以下关键法规:

(1) 18 U.S.C. § 981(a)(1)(A) & (C):允许对涉及洗钱、诈骗等犯罪的资产进行民事没收,无需刑事定罪,仅需证明资产与非法活动存在关联。

(2) 18 U.S.C. § 982(a):规定刑事没收需在洗钱相关犯罪定罪后进行,涵盖直接或间接涉及犯罪的资产。

(3) 21 U.S.C. § 853(p):当犯罪直接收益无法追回时,允许没收等值替代资产,适用于加密货币转移或销毁的情形。

(4) 31 U.S.C. § 9705:财政部没收基金支持国税局刑事调查、国土安全调查局等机构,并用于战略比特币储备的资产管理。

(5) 28 U.S.C. § 524(c):司法部资产没收基金支持FBI、DEA等机构的执法活动,并允许将数字资产纳入储备。

近期行政命令明确将加密货币和稳定币视为“财产”,适用现有没收法规。法院逐渐认可这些法律对非同质化代币(NFT)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币的适用性。 同时,国会正在推动改革,拟进一步扩大没收权限并引入透明度要求,以平衡执法效率与正当程序。

3. 区块链情报与执法实践

美国执法机构在数字资产追查和没收中展现出日益精进的技术能力。以下是主要执法工具和实践:

(1) 区块链分析工具:FBI、美国特勤局(USSS)等机构使用Chainalysis Reactor、TRM Labs等工具,追踪跨链交易,识别与犯罪相关的钱包地址。这些工具整合制裁名单和开源情报,揭露复杂的洗钱网络。

(2) 资产冻结:执法机构与加密货币交易所、稳定币发行商(如Tether、Circle)合作,冻结或销毁涉案资产。例如,2025年西班牙当局在美方支持下冻结了2700万欧元的加密资产,涉及跨国犯罪组织。

(3) 司法程序:执法机构需通过Rule 41搜查令或民事没收诉讼获得法院授权,证明资产与犯罪的关联性。没收后,需通过区块链消息、官方公告等通知潜在权利人,权利人可依据《民事资产没收改革法》(CAFRA)提出异议。

(4) 国际合作:通过互助条约(MLATs)和联合任务组,美国与欧警组织、西班牙国民警卫队等合作,追回跨境犯罪资产。例如,2024-2025年的“Spincaster行动”拆解了全球诈骗网络。

近期案例凸显执法成效:2025年,司法部没收了2.253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涉及“加密货币信任骗局”,FBI与USSS通过区块链分析追踪数十万笔交易,追回受害者资金。2021年的Colonial Pipeline勒索软件案中,司法部追回230万美元的比特币赎金,展示了实时区块链分析的能力。

4. 受害者赔偿与执法资金

行政命令要求优先使用没收资产赔偿受害者,剩余资产则纳入战略比特币储备或用于执法经费。2024年,加密诈骗导致超58亿美元的损失,涉及超400名受害者。 政府通过结构化清算政策,确保在市场条件适宜时出售部分资产,以最大化价值并支持执法行动的自持续预算循环。

为避免清算对市场的冲击,财政部制定了安全保管方案,并通过与交易所的公私合作,快速冻结非法资金。这些措施既保护了受害者权益,也增强了执法机构的技术能力。

5. 法律辩护与合规策略

面对数字资产没收,权利人可提出以下法律辩护:

(1) 第四修正案:挑战基于区块链分析的搜查令,质疑其证据可靠性或范围过广。

(2) 第八修正案:以没收资产价值远超犯罪收益为由,主张没收构成过度罚款。

(3) 无辜所有者辩护:根据CAFRA,第三方可证明其不知情或未参与犯罪,特别是在多签钱包或DeFi场景中。

(4) 程序与技术辩护:质疑政府追踪方法、程序时效或资产归属的准确性。

企业和个人需制定合规策略,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响应执法请求、保护私钥和冷钱包安全,以降低资产被冻结或没收的风险。

6. 政策考量与未来展望

数字资产没收的快速发展引发多重政策考量:

(1) 执法与正当程序的平衡:快速冻结资产需辅以及时通知和司法审查,确保无辜所有者的权利。

(2) 资产管理风险:政府持有大量加密货币面临价格波动和黑客攻击风险,需建立透明的保管机制。

(3) 国际协调:随着跨境调查增加,需统一法律标准并优化资产分享协议。

(4) 立法改革:未来改革可能增强权利人保护、提升资产管理透明度,并开发新型追查工具。

7. 结论

美国战略比特币储备的设立标志着数字资产没收政策的重大转型。从法律框架的完善到区块链情报的进步,再到受害者赔偿与执法资金的平衡,这一政策重塑了数字经济中的资产管理格局。企业和法律从业者需密切关注监管动态,制定合规策略,以应对这一快速变化的领域。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