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在美国银行业监管放松的大环境下,一场围绕消费者金融数据的“华尔街巨头vs金融科技公司”大战悄然打响,摩根大通率先“出招”。

东方IC

据最新报道,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摩根大通银行告知多家金融科技初创企业,9月起将对它们收取访问银行客户数据的费用,还提供了具体价格表,像金融数据聚合服务商Plaid等靠免费银行数据壮大的公司被波及。此计划引发小型金融科技公司集体愤慨,不少公司称拟收费用比营收还高。

此前,拜登政府时期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禁止银行对第三方收取访问消费者数据费用,但特朗普政府放松监管后规则被修改。美国金融数据与技术协会董事史蒂夫·博姆斯抨击摩根大通此举会让一些公司破产,称仅访问摩根大通数据成本就占部分公司全年收入60%,甚至超100%,且摩根大通只是可能收费银行中的一家。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已提起诉讼,要求恢复CFPB规则。

摩根大通则表示,已投入数百万美元构建API供金融科技公司安全访问客户数据,每月收到20亿次来自数据聚合器的API请求,约90%与银行客户使用金融科技服务无关,且未来数据请求数量和成本或显著增加。其发言人称收费机制可确保数据按需提供,保障数据中介在安全可靠的数据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曾多次警告金融科技公司对银行的威胁。如今“带头大哥”行动,其他银行也蠢蠢欲动,美国排名第九的PNC银行表示正在考虑跟进,其首席执行官还公开赞赏摩根大通。此外,金融科技产业试图将“银行数据收费”与“阻碍加密货币产业”挂钩,以影响特朗普政府。这场大战究竟会走向何方,值得持续关注。(陈十一)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