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打仗的想法变了,不是一架飞机厉害不厉害的事,飞机怎么用才是真问题。有个飞机员,他开着歼-20,屏幕上就跳出来一个目标,位置、多快、往哪飞,清清楚楚,可他自己的雷达,从头到尾就没开过!

他是怎么看见的呢?

天上有个大家伙,叫空警-500,是个预警机。它的雷达看得远,几百公里外的东西它都能发现。它找到了敌人的飞机,就把目标信息,用一种别人看不懂的数据链,发给了那架歼-20。

飞行员就等着,到地方了,按个钮,导弹就出去了。

导弹一出去,他就掉头回家,不开雷达,也不说话,就像没来过一样。

那是个什么导弹

这就是那枚挂在歼-20翅膀下面的长导弹。名字叫霹雳-17,有将近6米长。这么个东西,飞机肚子里装不下,只能挂在外面。

挂在外面,飞机在雷达上就比原来显眼一些。但它不是说就不隐身了。就算挂了东西,它也比歼-16那种老飞机难发现,在400公里那么远的地方,敌人的雷达想一直盯着它,还是很费劲。

这枚导弹,换来的是一种能力。

它的射程,有的资料说超过400公里!美国的AIM-120D导弹,射程是180公里左右。这个差距很大,意思就是歼-20可以在别人打不到它的地方打别人。

打谁呢?

这么个导弹,不是用来打别的战斗机的,不划算。它要打的是一些重要但是自己没什么还手能力的飞机。

比如预警机,像美国的E-3。这飞机是天上的眼睛和指挥所,负责找目标,指挥别的飞机去打。把它干掉了,对面就成了瞎子。

还有空中加油机,像KC-135。战斗机飞不远,执行任务要靠它在天上加油。把它干掉了,敌人的飞机就跑不远了,腿断了。

还有B-52那种轰炸机。

这些飞机以前都躲在后面几百公里外,觉得安全。现在,霹雳-17出现了,直接就能打到它们。

一个射,一个看

导弹飞出去以后,它也不是瞎飞。天上的空警-500会一直看着目标,然后把最新的位置告诉飞在半路的导弹,让导弹不停地调整方向。快要打到的时候,导弹自己的小雷达才会打开,冲过去。那个时候,目标想跑也来不及了。

这个打法,有人叫它“A射B导”。

歼-20就好像一个狙击手,但它自己不瞄准。旁边有个“观察员” — — 那个空警-500预警机,告诉它目标在哪里。它就负责开一枪,然后就走人,不留痕迹。

这样一来,美国的预警机和加油机,就得往后躲,可能要躲到500公里以外才行。可它们一躲远,就没法好好指挥和支援前面的战斗机了,战斗机的用处就小了很多。

以后打仗,可能就是这么个场面:

一些歼-20不挂任何东西,保持最好的隐身状态,飞到前面去,负责侦察,或者打掉对方护航的战斗机。

另外一些歼-20,就挂着霹雳-17这种长导弹,在后面安全的地方飞。它们就像是炮兵,等着前面的飞机找到目标。

一旦找到目标了,比如敌人的预警机。。。后面的这些“武库机”,就听命令,一起发射导弹,打过去。这样既能保证隐身,又能带足够多的弹药,把打击距离变得很远。

给歼-20外面挂上导弹,不是要隐身还是不要隐身的问题。

它改变的是对手的作战方式。它让对手必须把那些宝贵的支援飞机往后撤很远,很远。。。这让对方的整个作战体系,能力下降了。仗还没开始打,对方的活动范围就先被压缩了。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