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分享过驶向一江秋的多首原创诗,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朋友私信我让我多分享驶向一江秋的新诗,为了感谢这些诗友们的厚爱,本文再分享驶向一江秋的2首原创七律。

看看这2首诗水平如何?是否算是当今的好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

第1首 驶向一江秋的《江湖吟》

飘荡江湖多少年,孤舟载酒泊何边?

醉看明月三更剑,忽见青山万里天。

浮云聚散终无迹,碧水喧流自有缘。

一袭薄衫风过处,拈花傲笑我依然。

“飘荡江湖多少年”以时间纵深感慨世事沧桑,“孤舟载酒何边”的追问将羁旅无依的迷茫具象化。孤舟与酒既承载着浪迹天涯的孤独,又暗藏诗酒自洽的豁达。

“醉看明月三更剑”骤然迸发侠气,醉眼朦胧中挥剑映月的剪影,是落魄中的桀骜,更是以剑为笔书写江湖傲骨。“忽见青山万里天”构成全诗气韵的转折,剑锋所指处,豁然撞见青山的巍峨与天穹的辽阔。这一“忽见”既是视野的敞开,更是心境的顿悟,江湖虽险恶,天地自浩然。

“浮云聚散终无迹”暗喻世事变幻如过眼云烟,“碧水喧流自有缘”则以流水喧腾却随缘而动的姿态,揭示顺应自然,云水意象在此完成对漂泊宿命的诗意和解。

“一袭薄衫风过处,拈花傲笑我依然”如定格的禅意特写,任衣衫褴褛、江湖跌宕,那拈花一笑的傲岸姿态,恰似对浮沉命运最优雅的宣言。

全诗如一幅水墨江湖长卷,孤舟载酒是底色,醉剑劈开迷障,青山拓出格局,云水涤荡尘虑,终在拈花一笑间,将漂泊的苦涩酿成精神的甘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谓江湖,不过是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而已。

第2首 驶向一江秋的《人生》

莫向流光悲不遇,四时清景各堪夸。

风梳柳软织春帕,霜染枫红醉晓霞。

煮雪围炉香茗暖,牧云听海晚晴嘉。

但得心随天意转,何须屈指计年华?

“莫向流光悲不遇”如晨钟破晓,直击世人惯有的时光焦虑,拒绝沉溺于怀才不遇的嗟叹,转而以“四时清景各堪夸”开启全新视角。诗人将目光投向流转的岁月本身,发现春秋代序皆是造物主慷慨的馈赠。

颔颈两联以工笔彩绘四季,春风如织女柔梳柳丝,织就碧绿绸帕,秋霜似画师点染枫林,泼出漫山霞醉;冬夜围炉煮雪,茶香氤氲成温暖的禅意;夏日牧云听涛,海天澄澈映照豁达胸襟。

“但得心随天意转,何须屈指计年华”如清泉涤尘,道破全诗真谛,当心灵与四时韵律同频共振,便跳脱了数字年轮的桎梏。

这里的“天意”非宿命之天,而是万物荣枯的天然节律,是柳软枫红的生意,是雪沸茶香的暖意,更是云卷海吟的自在。

此诗如一幅渐次展开的四季长卷,在风霜雪海的意象更迭中,完成从“悲流光”到“赞清景”的心境升华。最终揭示生命的丰盈不在于时光长度,而在于心灵与天地共鸣的深度,岁月便成了永恒的礼赞。

朋友们,驶向一江秋的2首原创七律分享完了,这些诗水平如何?有何修改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高见。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