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披露对以情报战细节:招募以色列安全机构线人,掌握敏感设施精确坐标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28日,伊朗情报部发表声明称,在6月的12天以伊冲突中,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并非旨在打击伊朗核能力和国防能力,而是根据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情报活动,通过骚扰、破坏、制造混乱等手段,实现“迫使伊朗屈服,推翻伊朗政权”的目标。
《德黑兰时报》在报道中指出,伊朗情报部宣布,6月13日至24日期间,一项复杂的混合战争行动被成功瓦解,挫败了旨在破坏伊朗政府稳定、加剧国家分裂的企图。
声明说,在战争的筹备阶段,西方国家除了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武器装备外,还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滥用某些国际组织的权威;诬告伊朗违反核承诺;大肆进行媒体宣传等,并综合利用卫星、网络信号跟踪、电信和互联网拦截、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航空成像等最新科技成果和智能技术。声明称,美国和以色列错误地认为,他们可以基于“肮脏战争策略”的美国模式,推翻伊朗政权,但在伊朗领导层和武装部队的抵抗下,该目标被挫败。
声明表示,在伊朗情报部门的努力下,伊朗识别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计划组建以“巴列维为首的政府”来代替现政权;逮捕了三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高级别人员以及50名极端组织成员,并发现爆炸背心;在东南部边境发现300名外国恐怖分子的藏匿基地;成功发现150名极端组织成员试图从叙利亚进入伊朗,在伊朗展开破坏行动等一系列计划。
声明还详细列举了伊朗在“多领域情报作战”的具体成果,其中包括伊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开展大规模进攻性情报行动,甚至在以色列安全机构内部招募线人,并获取以色列核信息的绝密文件。在以伊冲突爆发的前后,包括以色列敏感军事基地、武器工厂和科研实验室在内的重要设施“精确坐标”被持续传回伊朗武装部队,20名摩萨德间谍被抓获。声明特别强调,伊朗通过“秘密外交渠道”与地区情报机构展开合作。
声明强调,以色列试图向伊朗发起“政权更迭”行动,美以两国企图扶植“傀儡政府”,参与者包括被推翻的巴列维王朝前成员及“狂热伊朗裔犹太复国主义分子”。此外,伊朗挫败摩萨德策划的、原定与德黑兰北部伊温监狱骚乱同步实施的德黑兰恐袭计划,捣毁65个接收泰达币(Tether,一种资产支持的加密稳定币)资助的破坏网络,查处摩萨德主导的“犹太基督教”渗透组织,逮捕53人并缴获武器,阻断招募海外流散的伊朗名人和运动员的一系列活动。
伊朗方面还表示抓获了数十名间谍情报和“街头暴乱”频道运营者,阻断摩萨德通过境外号码利诱和威胁伊朗公民的活动。此外,伊朗当局截获了6批输往西部边境恐怖分裂势力的军火,清剿伊朗东南部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和克尔曼省的大型武器库,中断2条国际军火走私链。
声明还表示,伊朗当局在冲突期间加强社会防控,包括“对敌人煽动的骚乱实施必要反制措施”,强化关键设施安防,打击囤积居奇和造谣生事等行为。
声明最后强调,“伊朗的重大胜利归功于伊朗钢铁般的信仰、国家意志、武装力量及伊斯兰革命领袖哈梅内伊的坚定领导”,并高度评价民众报告可疑行为的“史诗性作用”,称其为“神圣安全防卫战的主力军”。
然而,反对派媒体伊朗国际电视台(Iran international)28日报道称,一名前议会议员对伊朗情报机构发起猛烈抨击,指责其在冲突期间遭遇灾难性失败,致使数十名伊朗指挥官丧生。曾在两伊战争中负伤、长期依靠轮椅的前拉什特市议员伊马纳巴迪(Gholam Ali Jafarzadeh Imanabadi)在与改革派媒体Didar News的深度访谈中直言,尽管该国情报部门拥有巨额预算和广泛权限,但却未能履行保护人员生命安全这一最基本职责。
“我们那些耗资庞大的情报机构当时在哪?为何连间谍都发现不了?指挥官和核科学家在自家卧室遇害,情报系统必须为此担责。”伊马纳巴迪说道。
据央视新闻6月18日报道,尽管伊朗抓获不少间谍,边境安全形势依然不乐观。据《参考消息》今年6月综合报道称,德国《明镜》周刊披露,伊朗政权的多名高层人物曾聚集到了德黑兰的一处掩体内,商讨如何应对以色列的袭击。然而,以军抢先一步,他们显然不仅掌握了对方的安全规程,还清楚危机时刻伊朗政权高层会藏身何处,一架以色列战机轰炸了掩体,伊朗在以色列情报机构眼中早已无秘密可言。
当地时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多地发动大规模空袭。作为回应,伊朗向以色列境内不同目标发动多轮导弹和无人机袭击。6月24日,伊朗和以色列通过不同渠道宣布,达成停火协议。
澎湃新闻记者 黄粤涵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